第八章 美人歌歇(第3/21页)

江宁省城图局部

刘基选中的风水宝地,正是燕雀湖所在地。

燕雀湖因在钟山之南,原名前湖。燕雀湖的名称始于南北朝,当时梁武帝主政,其长子萧统谦恭好学,笃信儒佛,尤好文学,深得梁武帝宠爱,被立为太子。萧统三十一岁时,游玄武湖时不幸失足落水,虽然被及时救了上来,却因此而感染了风寒,最终不治而死。

太子早逝,令梁武帝悲痛万分。下葬时,特意将太子生前珍爱的琉璃碗及紫玉杯陪葬。琉璃碗为西域进贡之物,在当时极为稀见,被视为稀世珍宝。有名参与了营葬的太监见财起意,在某一夜,私自盗掘了萧统墓。

那太监取得琉璃碗等珍宝后,立即转身逃走。到护城河上朱雀桥时,天空中忽然飞下来无数燕雀,一齐扑击太监。这一罕见的现象引起了巡逻卫士的注意,太监盗宝之事由此败露。

梁武帝得知燕雀主动护卫太子陵墓一事后,非常惊异,诏令重新整修太子墓。封墓时,又有数万只燕雀衔泥飞来,筑起高大的墓包,并且日夜盘旋绕飞不已,守护着太子墓。由于太子墓在前湖边上,因此时人便称前湖为“燕雀湖”,又名“太子湖”。北宋诗人杨备有诗云:

平湖岸侧见高坟,万土衔来燕雀群。鉴面无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储君。

历史上的燕雀湖颇负盛名,周围约三十里,面积很大。湖边芦苇丛生,各种水鸟常栖息于此,湖水与钟山交相映衬,一派生机勃勃的雄姿秀景。

就修建宫殿而言,燕雀湖地势低洼,又距离外城太近,战时易受城外敌军威胁,绝非理想地点。然而,就因为刘基判断此地为“龙头”宝地,美丽幽静的燕雀湖从此消失不见——

为了修建新皇宫,朱元璋调集几十万民工填湖。由于湖广势低,填湖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大量的土石,故金陵民间有“迁三山、填燕雀”的传说。

燕雀湖大部分被填平后,为了防止地基下沉,又在殿基下打入无数密集的木桩,上盖巨型条石,然后再在上面建造宫殿,并铺盖砖石结构的大型水道。

为了使内宫水源澄清,又在遗留的湖底铺以大量雨花石,让湖水穿城墙而入,在内宫屈曲环绕。《上元江宁乡土合志》对此有明确记载:“新宫之址在都城东,盖填前湖而筑之。前湖即太子湖,一名燕雀湖,梁昭明遗迹也。今既填塞,犹留一泓于城外。”

传说南京城及皇宫建好后,明太祖朱元璋率群臣登上钟山,俯视都城之气派。南京城九十六里,设城门十三座,宫殿雄伟壮丽,环顾当世,亦是极为罕见。

对于在自己手中创造了这样一座宏伟的都城,明太祖朱元璋很是得意,有意问群臣道:“我的都城建得怎么样啊?”言语之中,不无炫耀之意。群臣自然都是赞不绝口。唯独十余岁的四皇子朱棣道:“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击中紫金城。”

朱元璋定睛一看,不禁冒了一身冷汗——原来南京都城周围山峦起伏,东面钟山,南面雨花台,北面幕府山等,一些重要制高点都在城外,此为城防大忌。也有大臣看出其中端倪,不过不像朱棣那样有胆量说出来。

朱棣一语道破天机后,朱元璋心中极为愤怒,不过没有当场发作。回到皇宫后,他立即派太监给负责筹划筑城的刘基送去了一盘桔子。刘基猜到皇帝怪罪自己筹划失当,赐以桔子,是恨不得将自己剥皮抽筋吃肉之意,吓得连夜逃入茅山避祸。

这当然只是传说。不过,确实有个因书写匾额惹怒朱元璋而被杀的真实故事。

皇宫中各门匾中,“门”字均是末笔直下至底,没有向上的钩脚。此种写法,始于宋朝。据说南宋偏都临安后,玉牒殿不慎失火,烧毁了殿门。有大臣上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都有钩脚,带火笔,因此而招致火宅,须得将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书写时“门”字末笔都直下,不钩脚。

明皇宫建成后,朱元璋命中书詹希原为太学集贤门书写门匾。詹希原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时在朝中为舍人,常为宫殿公署题写匾额,号为“国朝第一”,时人以得到詹希原的书法为荣耀。

詹希原写的时候,将“门”字最后一竖向内钩起稍高一点。朱元璋看后,大发雷霆道:“吾方欲集贤,詹希原欲闭门塞朕贤路耶?”遂下令将詹希原斩首,然后用粉涂抹掉“门”字的钩。

尽管采取了种种有效的措施,到朱元璋执政晚年,建在燕雀湖上的皇宫还是出现了地基下沉的现象。古代帝王修建宫殿,均就南低北高的地势而建,取意为步步升高,一代更比一代强,江山可以万代相传。而明皇宫下沉后,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地势。宫城前昂后洼,总让人觉得形势不称。按照阴阳家的说法,这是绝后和丧败亡国的征兆。对于迷信风水的朱元璋而言,这是一种不祥之兆,认为对大明江山社稷和后代极为不利,这给本来就对建都南京深感美中不足的朱元璋来说更添了一层心病。尽管朱元璋不满意南京,但却不好意思在大臣面前流露出来,毕竟当初是他自己坚持要定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