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3/3页)

师父就如同他的生父。

太玄观,就是他的家。

后来他知道,佛家兴盛,是得朝中扶持,天下第一寺的安国寺就在京城,在那个全天下最接近权力中心的地方。

为了完成师父的遗愿,他下山寻求机缘,偶然间救下了彼时还是七皇子的文宗帝,文宗帝对此深怀感恩,登基之后,赐太玄观为天下第一观,更赐他金刀一把,可斩天下百官,可平天下不平。

他不爱权利,也不求富贵,更无意斩天下官员,他只要能让太玄观的名号响彻大襄便足矣。

可他被文宗帝授命,接走宫中那位嗜血成性,天生大恶的太子。

以前这种事大多都是交由安国寺,毕竟都说,佛门净土。

他觉得,他是得文宗帝器重。

他不知道,靖远侯不过是看中了太玄观孤悬海外,远离京城,殷九野尚有一线生机。

他将这个太子带去了太玄观,带去了后面的洪水滔天。

在太玄观时,观中其他杂事一概交由长老处理,他常年闭关打坐,几不问事,只是偶尔才会出关看看殷九野,却根本不知道殷九野受的那些苦难。

自小在观中被人优待,被人疼爱的他,高估了观中弟子人性之善的他,以为观中不会出作恶之事,以为旁人也会对太子礼遇温和,以为太子顶多只是不能行走,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他就此种下祸根,还全然不知。

他要保护太玄观,不敢将太子私逃出观的事告诉文宗帝,他以为只要他把太子找回去就好了。

他以为,就这么简单。

可是世事,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喝一口凉茶,要先砍柴烧火煮生水,待茶凉。

吃一口热饭,要下地耕耘照料作物碾稻脱壳得新米,淘洗干净再蒸煮。

穿一件布衣,要踩动纺车左右引线经纬相织,丈量身形裁布缝合。

这世事,从来不易,从来艰难。

更莫要提,他招惹上的这世事,是这天底下最难的世事,那是天子家事,天家无小事。

他抱着单纯的想法在这荆棘密布的京城里走得满脚是血,丑态尽出,他哪里是那些浸淫权术多年之人的对手,他甚至连颗优秀的棋子都算不上。

但他依旧想着,只要找到太子,就能回太玄观,就能回家了。

一转头,家被偷了。

他如何能不恨殷九野杀尽了太玄观的人?殷九野毁去的是他与他师父两代人的心血,埋葬的是他视为生命的根基。

太霄子几乎万念俱灰,失了全部的仪态风度,他只想杀了殷九野,报仇。

可殷九野何尝不是同样的想法?

太霄子错了吗?说不好。

从头到尾,他不过是被文宗帝驱赶着往前罢了。

太霄子的拂尘被殷九野击落,白如雪的拂尘跌在泥泞里,脏污难看,一如他此生。

他也倒在血泊中,呕血不止。

殷九野提着手中已经断了一截的木棍走向他,死寂般的眼里尽是灰色。

困兽之斗最后爆发的狠决是他预料到了的,但太霄子这种段位的困兽所爆发的杀意,仍是让他受了不轻的伤。

擦了下唇边的鲜血,殷九野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太霄子,缓缓抬掌。

直劈而下。

震碎他一身经脉。

“你欠我的。”

大雨骤停。

太霄子发出一声野兽濒死般的悲鸣。

殷九野往后退了一步,看着道冠掉落,披头散发狼狈不堪,绝望至极的太霄子,积压在他心头多的阴霾消散了些,可他却也并没有感受到多少报复的快感。

他不知道为什么。

雨停了,才看得见太霄子眼角缓慢滑落的泪水。

风止了,才听得到他低声地轻喃师父,徒儿不孝。

他自绝心脉而亡。

作者有话要说是个小肥章,这段故事放在同一个章节里,没有按字数分章。

当时看到“大孝子”这个恶搞的名字时,我联想着他的背景和结局,内心其实是有些唏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