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变革中的疆域原子能时代的美国(第2/14页)

对于四大自由的视觉阐释中,最著名的一个是由艺术家诺曼·罗克韦尔(Norman Rockwell)设计的。他的画作由四幅代表小镇生活的家庭场景图组成,每幅图代表一种自由:一场市民会议;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祈祷;一顿感恩节晚餐;父母在床边陪伴两个睡梦中的孩子(图57)。这幅画也被战时新闻局制作成宣传海报广为传播。乍看起来,这幅画表意明晰,实际上在其背后却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含义。本质上,罗克韦尔表达四大自由时突出的是个人空间而非公共空间,他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相对保守和内敛的理想化阐释。尽管这幅画广受欢迎,但是在罗斯福所说的“逐渐缩小的世界”中,它与美国影响力逐渐扩大的步调却不怎么一致。当然,这也正是它受欢迎的根本原因。罗克韦尔展示的不仅仅是和平年代的理想图景,更是一种不会因为冲突而遭受挑战、被迫改变的生活。他刻画的美国是一片丰饶之地,而不是一个兵工厂,更不是什么民主的守护者。

图57 《我们为……而战》(诺曼·罗克韦尔,1943年)。这四张图片最初刊登在1943年的《周六晚间邮报》上,同时还配了一篇文章,来强调自由的“美国性”至关重要。这些图片一经刊登就广受欢迎,也成为“四种自由”巡回展览上最重要的作品。这些展览意在鼓励民众购买战争债券。由诺曼·罗克韦尔家族公司友情提供。

罗克韦尔画中那个和平、温和、以白人为主的美国不仅不符合这幅画创作时期的现实情况,而且也丝毫反映不出许多对现实不满的美国黑人士兵的渴望。归根结底,对于那些在美国社会中试图实现——同时也要求国家意识到——他们完整平等的公民权的人来讲,对于那些把二战视为在国内外实现美国梦的机会的人来讲,事实都证明“为自由而战”这一更加公开和激烈的说法非常有效。1938年,作家、诗人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发表了诗歌《让美国再次成为美国》,强烈呼吁人们照此方向努力。这首动人的诗歌中,休斯将“让美国再次成为美国”的呼吁和“美国从来都不是我的美国”这句话反复并列在一起,不仅突出了种族隔离制度的排他性,也强调了美国改变现状的潜力。他在结尾写道:“我们,人民,必须救赎/土地、矿藏、植被、河流/山脉和无际的原野/所有,在诸州所有充满生机的伟大土地上/再造真正的美国!”

休斯的诗歌被收录进1942年出版的《美国袖珍书》(The Pocket Book of America),这本书试图囊括美国的精粹。它收录了各种关于美国的短篇小说、戏剧、历史文献、诗歌、事实与数据,还在结尾部分细致地描述了如何悬挂和折叠美国国旗,以及如何向国旗敬礼。这本书毫不掩饰它的爱国主义目的;这本在冲突的大背景下编纂而成的书不仅想要反复渲染国家主义情绪,更想去引导人们的国家主义情绪。书导言部分的开头便写道:“在巨大危机的时代,国家和个人一样,都必须重新发现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它继续写道,美国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信仰”上的国家,这就是“美国的奇迹”。它还断言,分辨美国人可以基于他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基础上的行为方式。一旦失去了共同传统和共通观念的连接,这个国家将陷入比欧洲更加混乱的无政府状态”[5]。

虽然这本书的主编、研究内战的历史学家菲利普·范·多伦·斯特恩(Philip Van Doren Stern)在书中提及了独立战争和美国建国,但真正为全书奠定基调的是书中第一篇文章,爱德华·埃弗里特·黑尔(Edward Everett Hale)1863年的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人》(The Man Without a Country)。这篇19世纪中期的道德寓言讲述了菲利普·诺兰的惨痛命运,他在盛怒之下大喊:“该死的美国!我希望永远也不要听到美国这个词!”事实证明,这样讲是不妥的。诺兰因对国家不忠而付出代价,他被驱逐到公海中的一艘船只上度过余生。那艘船上还有一位船长和一名船员。他们在诺兰面前从不提及美国。埃弗里特写道:“五十多年来,他都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这个故事的核心并不在于要对这样一种不爱国的行为施以重罚,而是强调成为“一个没有国家的人”对故事的主人公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在故事的结尾,诺兰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上帝,找回了对于祖国的热爱。[6]事后来看,虽然这绝不是斯特恩的错,但他收录的这篇小说是不祥的。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有一群美国人从来没有什么不爱国的举动,却尝到了没有祖国的人是一种什么滋味。在二战中,有很多事情让美国引以为豪,但其中并不包括它对待西海岸日裔美国人的方式(图58)。1942年2月,罗斯福签署了9066号总统行政令,这也许是美国对其公民自由的最不光彩的一次侵犯。更糟糕的是,没有任何少数族裔组织——包括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和美国犹太人委员会——采取行动来保护这些日裔美国人。他们被驱逐到集中营(官方说法是“重新安置中心”)、财产被扣押,就连日裔美国人的身份都至少是暂时被国家强制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