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听,滑板的声音(第4/4页)

甚至因为算是在自己的最低舒适圈里,杭峰的表现只会越来越好。

无损过弯的概率提高。

大概两三个正常过弯,就会有一个无损过弯。

速度在不知不觉间,增加的越发的多。

他滑的畅快,不知道身后跟着的阿拉法特就越发的吃力,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杭峰拉的越来越开。

阿拉法特的优势是他对路线的科学规划,只要他的大脑和身体能够跟上,配合好,他就一定可以滑出惊艳世人的最好成绩。

理论上,这条赛道的最好成绩应该在18分钟左右。

但科学规划只存在于理论上,真落到实处,选手的技巧和体能,包括专注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时间。

能够滑出22分42秒的默林确实非常的厉害,那场比赛通过科学的角度,应该算是人类目前能够达到的极致。

阿拉法特很清楚,他做不到,但也很认真的为这场比赛准备过。

在答应大赛组的邀请,他刚开始上滑板机用VR训练的时候,不止一次差点练到晕吐。

或许在其他人眼里,他作风夸张,穷奢极欲,那也只是他生活的习惯,为了这场比赛,他也努力地训练过,甚至有信心能够一鸣惊人。

直到来到真的赛场。

看着前方越来越远的背影,那是无论自己怎么滑,都无法追上的速度,很快就明白了自己和真正优秀运动员的差距。

杭峰没有最优路线,却依旧能够凭借自己的判断,和身体素质,完成一个个的无损过弯,一点点拉开他们的距离。

尤其是当又一个弯道拐出来,阿拉法特在前方已经看不见杭峰的背影后,知道自己算是彻底被甩开了。

输的彻彻底底啊!

解说这边自然已经看见了赛场上的情况,向观众解说道:“现在杭峰的速度已经接近70迈了。

比赛已经完成了3/4,临近山脚,弯道逐渐变大,直线坡道也会增加长度,估计最后过线的速度很有可能超过90迈。

默林·鲍威尔的过线速度是88迈,滑出了23分53秒66的成绩,杭峰很有希望打破这个记录。”

另外一个解说一听,你都激情的把关于杭峰的说完了,我说啥?

想了想,说:“阿拉法特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滑板速降运动员啊,他现在的速度也超过了60迈,只要接下来的部分稳住,最后进入资格赛完全没有问题。

好的,镜头给到了西本弓步和卡罗尔·凯恩这两个选手身上,他们也滑下来。两个现在的速度是……50左右,看来赛道的难度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始终无法将速度提起来。

卡罗尔·凯恩是一名老将,他的最好成绩是巡回赛作为东道主的银牌。是一名速度型的运动员,挑战这样的赛道确实有些吃力。

西本弓步是第一次参加滑板速降的总决赛,之前在岛国举行的全国赛里,他拿到了冠军。今天的发挥有点不如人意,看来总决赛的赛场压力对于青年的选手还是影响很大。希望他在后半程能够把握住机会,尽可能提高成绩,优秀的选手往往都有通过更多的赛场锤炼,这是一名年轻有潜力的运动员,我个人还是很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比赛里看见他,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表现。”

这名解说说的时候,另外一名解说并不打断他,在一旁嗯嗯啊啊的当捧哏,但是等他一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激情说道:“大家仔细听,我似乎已经听到了滑板的声音。杭峰在向我们靠近,还有六个弯道,他就要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抬起头来!无人机已经来到了我们头顶上,它们正追逐着杭峰,拍下这一幕!

他现在的速度正在逼近80迈。

好样的杭峰!

距离我们还有3公里,却已经达到了80迈,接下来好好发挥,一定能够成功进入90迈!

我真的非常期待杭峰出现的时刻!

但同时也在为他紧张,速度一旦起来,一点微小的失误都是致命的。

杭峰加油!最后3公里稳住!我们终点线等着你!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