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听,滑板的声音(第2/4页)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的判断力。

果断地换赛道,果断的不换赛道,他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会被赛场的节奏带走。

此刻,他紧跟在杭峰身后两米左右的距离,看着杭峰的目光里都是凛冽的战意。

接下来没有人再干扰他了,剩下就是他和杭峰的竞争。

即便嘴里说的再好,没有人会真的在赛场上选择输给另外一个人,他的教练团队也仔细分析过杭峰的比赛视频,万事没有绝对,只要他表现的足够好,他超过杭峰的机会就是五五开。

真要是赢了杭峰,进1/4还难吗?

阿拉法特将目光从杭峰后背收回来,视线越过他落在前方赛道。

他虽然只来了两天,但这条赛道他已经“滑”了无数遍,犹如烙印在脑袋里,清楚地记得每一个弯道的特点和细节。

距离终点还长,总能够抓住机会。

每一次的排名变化,都会带来一次剧烈的思想波动。

只有排在前面的人最是无忧。

在渐渐适应了节奏感后,“蛋糕塔”路段就不再是那么难了。

剩下的五个弯道,杭峰保持状态,每次都让自己40迈过弯,随着路往下走,直线下坡变得越发的长了之后,速度开始一点点地加快。

40迈过弯。

42迈过弯。

43迈过弯……直至进入最后一个弯路,杭峰的速度已经达到了47迈!

他利用弯道的距离,保持住自己的速度,成功在最后一个弯道上再次拿到2迈,以49迈的速度,冲出了弯道。

这里再没有上坡!

“蛋糕塔”路段结束!

前面虽然还有很多的极限弯路,但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

杭峰将身体压下,双手背在身后,扬起头注视前方,犹如一把出鞘的利刃,速度不断增加,增加……

在他身后,队列明显断成了两截。

西本弓步和卡罗尔明显落在了后面,哪怕滑在前面的,也被杭峰拉开了将近15米的距离。

而他们最后一个蛋糕塔弯还没有滑完。

阿拉法特却在杭峰身后四米左右的距离,而且速度也在48~9中间,实力不可谓不强。

甚至说,阿拉法特在处理“蛋糕塔”路段的方法比杭峰还要成熟一点,杭峰只知道2、3号赛道的切换,如果说他的变化单位是“赛道”,那么阿拉法特的单位就是“线”。

阿拉法特的“钞能力”可以让他用最精密科学的仪器,最优秀的运动科学人才,为他运算出这条路线上,真正的最优“线”。

曾经唐隽设想却没能做成的“VR训练方案”,在阿拉法特这里就是常规操作。

他没来这里的时候,每天都会通过“VR”进行训练,在价值百万米元的训练机上,沿着最精准的路线滑行。

如果不是技巧确实差了杭峰一点,但凡他的控板技术接近杭峰一两分,他都能滑到杭峰的前面。

杭峰的表现固然让人赞叹,阿拉法特的紧咬不放也让人惊讶。

这场小组资格赛比想象的精彩啊!!

现场的解说员直接用数据分析:“现在两个人的速度都在50迈左右,滑出蛋糕塔路线的选手里,目前也只有默林·鲍威尔达到这个水准,这一组的表现出乎意料,竟然有两名选手都具备冲进决赛的实力。

杭峰是今年7月份举办的华国玉屏山滑板速降巡回赛的冠军,我们都知道,他同时还是一名U型池滑雪运动员和巨浪挑战选手,他成功地挑战了高度达到13.8米的巨浪,那天风高浪急,他脚踏冲浪板追风逐翼……”

另外一名解说不得不提醒:“这可是滑板速降的总决赛,看看你身边,你看见大海和沙滩了吗?”

在引起一阵哄笑之后,这位明显偏题的解说不以为意地笑道:“好吧好吧,说起杭峰的巡回赛冠军,我们都知道,东道主的优势有多大。不过现在杭峰用实力证明,他可不仅仅是东道主选手那么简单。”

“确实,这条赛道最难的就是蛋糕塔路段,他可以滑出这样的实力,看来他并不仅仅是速度型的选手,在技巧上也同样非常出色。”

“可不,这正是我多说的原因,他不仅仅是滑板速降的巡回赛冠军,同时还是优秀的滑雪运动员和冲浪运动员,他本来就是板类运动的技巧型选手。”

“你说的对,所以你很看好杭峰?”

“是的,非常看好,他会是默林夺冠的最强竞争者!所以能够跟上杭峰的阿拉法特,就是我的意外惊喜了!”

默林·鲍威尔被提到名字的时候,蹙了一下眉。

资格赛结束后,今天的比赛也就结束了,但比完的选手大多没有离开,他们留在选手休息区里等待成绩,同时也观看其他组的比赛。

默林自然也留了下来。

他不需要看成绩,就知道自己一定可以进资格赛,甚至可以拿到“种子”的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