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我与学生有段缘分(第3/4页)

二是,对某一板块作评价。如L.ting说:“我特别喜欢您写的关于爱情的文章,很深刻,温和道来,而不是铁铮铮地论证。”

三是,对单篇日志的评价。如HelloTT婷对《为了中学教学而否定大学创新?》很有感触,说“上学以来,你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这么认真,这么热心回答学生问题的老师”;“我被你‘哪怕只帮助一个也很好’这句话感动了”。闪电侠为我《是教师还是牧师?——关于学生精神与能力的问题解答》里的“所谓‘绝望’就是人到‘绝’境时还要‘望’一望”而感慨,视之为警醒之言。蒹葭苍苍看了《照见本心与照见灵性》之后说:“灵性的人生活有一种简单的习惯,不是淡漠,不是疏离,而是一种千帆过尽的释然和淡定。删去繁复,留下清简;裁去冗长,留下素淡。这是更真诚的热爱。”炼茗给《享受每一天》的评价曰:“看完老师的文字,很享受,很安静,很喜欢,还把好几句话记了下来。其实,生活富也好贫也罢,学会享受,充实自我,平常的心态,幸福真正就存在了。”Hair婷读了《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说“平平淡淡真真切切才是幸福”。Mis.Gu读了《问世间情为何物?》说“黎博说得在理”。宁馨儿给《对待爱情的方式》的评论说:“以前我觉得爱情的美好纯粹就像是灵魂的阅读与感悟。现在我却认为爱情是浸染在生活这块土壤上的,它灵魂的相知相爱就是对生活的思悟,在现实在生活的点滴!”诸如此类。

我的QQ会话、临时会话和日志评论,对我的日志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此不赘述。这些日志对学生的现实作用,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单对单的功用。令人感动的是有的学生如一半的苹果等说每周末定会看我的日志,淡墨~无痕说“每逢心烦,到老师空间浏览一二,便觉心宁神静。”有的男生如小弦甚至背诵我的个别日志,这对他的工作面试起到了一定作用。有的女生如宁馨儿说,自己在火车上遇到一个陌生的大学毕业生,他很困惑,都不知读大学有何意义。她把我的《上大学为了什么?要做什么?》的要点告诉他,他才恍然大悟。我听了甚觉欣慰。

二是,单对多的功用。如文学院曾经把我的日志《上大学为了什么?要做什么?》放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网页上。现在文学院的“师生交流”、“现当代文学教学”网站都还保留着我的日志,期望取得相应的教育效果。有个70后的博士同事看了我的日志《异地恋,异地也要恋》,说我的“境界越来越高了。最后一段读来真有佛陀现世之感,光一样的东西洒下了必定是莲花。学院诸多学子能得你‘渡’真乃前世修持的福分。”其实我也只是自渡渡人,做我自己罢了,所有渡人都是自渡,所有答问,到头来也都是答自己问。

我原来想把本书主书名取为《做教师就是做牧师》,表达一种思想或理念。教师应该具有牧师的精神如善良、博爱、信仰、平静等,牧师应该具有教师的能力如传道、授业、解惑等,二者互为补充;教师主要教学生,而作为牧师,他的服务对象更广,除了人类,还有神。但是想想这偏于高深和令人误解,而且本书是针对大学生或者年轻人的,故此改名为《谁的青春不用追问?》。

当然还有一个书名同时针对学生和家长,它就是《好老师赛过好妈妈》。这并不是说老师可以代替妈妈,而是说老师对学生的感情,除了师生情之外,还有着一般妈妈所不具备的理性与学识。

有的同事给我想了《锦瑟华年谁与“渡”》这一书名,但是这又与《锦瑟华年谁与度》这本书几乎同名。再后来,我发现当当网上光是以“谁的青春不”开头的书名就有十多个,所以弃用《谁的青春不用追问?》。我又构思了《谁的成长不用追问?》、《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我青春,故我追问》以及《锦瑟华年“我”与“渡”?》,第一个的“成长”不如“青春”响亮,不如“青春”有吸引力,似乎名为“成长”的书都不怎么畅销;最后一个有点太文艺或费解,可能更适合中文出身或古文底子厚的读者。

鉴于此,我选择了中间的《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有的学生说得好:“老师,如果青春已去,是不是就不需要追问青春了呢?所以我觉得《我青春,故我追问》这个书名可能更适合于正值青春的人群。个人浅见是《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会给那些在思想上、精神上对青春作过幻想、思考、追问和怀念的人更多一些心灵上的共鸣。幻想的可以是还没经历青春的少年,思考的是正值青春的人,追问的是一些经历着却还懵懂的人,怀念的应该就是那些经历了依然怀念自己走过的那段曾一直追问青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