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不要脸(第3/5页)

管你是大商小商,这会儿全在折腾。

下面的茶农闹,丝农闹,就是正正经经种地的农民也要闹!

更甭说中间的商贾,连声地起来跟官府抬杠。

张廷玉祭扫了回去还没两天,外头消息就已经炸了锅。

江宁府那边已经出了乱子,也不知是哪里来的一伙人忽然砸了米铺,又砸了布庄,差点打死了几个茶商,最后甚至围了漕河两道的衙门,官兵见声势浩大不敢阻拦,连衙门都被砸烂了半扇。

任内出了这样打的乱子,知府原是想压,可怎么也压不住,也不知是谁忽然将这件事给捅了上去,事情一下就变大发了。

京城畅春园这边,还是安安静静的一片。

今日进去之前,张廷瓒特找张英耳语了一番,张英一听,真是个万万没想到。

他给张廷瓒打了个手势,叫张廷瓒先退下,这才往前面紧走两步,追上了前面的李光地。

这俩汉臣,虽然经常政见不和,可都是为国为民,有共同语言啊。

张英上去就跟李光地说了这事儿,李光地眉头一皱:“果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张英严肃得很,这件事他早收到过消息,原是一直在想事情迟早要发生,也万万没想到今年立刻就闹起来了,这也巧合得太古怪了。

但是这件事相当严重,也怀疑不起来。

二人说了事情,立刻往清溪书屋走。

今日皇上还在这里听政,召集众臣进去问话呢。

索额图、纳兰明珠这些重臣已经先到了,张英李光地上来便自动地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康熙爷刚刚批了一道折子,看见人都来了,便道:“今日政事不忙,天下各地无事,一会子咱们君臣同乐,吃茶去。”

张英与李光地对望了一眼,没出声儿。

康熙爷自己起身,将折子扔下,叫身边三德子带着,一起往观澜榭去,又叫宫女们摆了茶上来。

众人谢了皇帝隆恩,而后落座。

张英捧着一碗茶,李光地也捧着一碗茶,对面的索额图还是捧着一碗茶。

李光地给张英使了个颜色,张英假装没看到,李光地这一回急了,这老小子闲不住,又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想问问张英啥时候说这事儿。

张英那个老神在在,根本不搭理李光地。

这一回,被坑的人成了李光地。

康熙眼珠一转,便已经瞧见了李光地:“李光地啊……”

李光地脖子里激灵灵地冒出冷汗,一下想起当初自己频频看西洋钟被抓时候的场面,忙将茶碗一放,起身回话:“微臣在。”

“今儿一直看张英干什么呢?你俩有什么小话,瞒着朕?”康熙笑了一声。

张英也连忙起身,道一声:“微臣不敢。”

现在已经是绝佳的机会了,李光地也不是完全拎不清的,他只故意吞吞吐吐道:“万岁爷您不知,我来的时候还跟张大人说今儿一定要讨碗茶来喝,或者让万岁爷您赏几两茶叶回去……”

“还敢跟朕讨东西?”

康熙诧异了,“合着你俩大臣整日里不务正业,刚才是琢磨着怎么跟朕要茶叶?”

张英道:“万岁爷,话也不能这么说啊。微臣等家中无茶待客,已然捉襟见肘,寒酸极了。”

几个满臣都没听明白这话的意思,就是太子一党的索额图,也根本没在意,只讥讽道:“汉臣就是汉臣,一副穷酸模样。咱万岁爷给了你们俸禄,你们还上赶着要这要那,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李光地不高兴了,双手往身前一交,阴阳怪气道:“索大人是不担心自家没茶喝的,岂知我与张大人的苦?外头茶价都翻了天了,我一个月的俸禄都未必买得起十斤新茶,唉……命苦哟……”

康熙前面听着还乐呵呵地,现在立刻就回过味儿来了。

他脸上表情一下阴了下来,扫了一眼索额图,又看了看站在那里的张英跟李光地。

这下坐在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事情要坏了。

有的事情,不说的时候没事儿,一说就出大事。

方才在清溪书屋,皇帝还高高兴兴地说现在“天下无事”,结果一转脸李光地跟张英说他们这两个大员都喝不起茶了,哭穷哭到皇帝跟前儿来,也是本事。

就这还敢说天下无事?

下面官员一向喜欢鼓吹天下太平,这下牛皮吹过头,捅出大篓子了。

整个京城打南边来的东西,都贵得离谱,闹得沸反盈天。

索额图原还想着这件事跟自己没关系,议事出去竟然遇见东路过来的太子。

皇帝住在畅春园,太子也跟着过来了,索额图是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索额图本人一直是太子在朝中的后盾。如今太子听闻康熙身边的太监过来说偷听到的话,差点吓得丢了魂。

他来就在索额图跟前儿停住了:“索大人,这可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