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4/11页)

饭后,李省长把程副书记叫到身前,说:“市里就你留下来,别的市领导和部门同志都回去吧,大家工作忙。”程副书记说:“李省长您好不容易下来一趟,大家都想跟您学习学习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的工作方法。”李省长说:“这有什么好学习的?

我到昌永来,等于回家一样,用不着那么多人陪同,何况多一个人就多给县里一份负担,昌永县还不太富裕啊。“李省长把话说到了这一步,程副书记也就不好坚持,只得把市里来的人都支走,留下自己,跟县里人一起陪同李省长。

午休过后,出发到紫竹村去。李省长不想张场,省里各部门的人都不带,就他的秘书和一位随行记者,另加就是程副书记和谷雨生。紫竹村虽然在离县城只十公里左右,但要走一段乡级公路,所以谷雨生特意安排了县政府一部底盘较高的中巴。

临上车前,曾长城和沈天涯前来送行,李省长考虑曾长城和他家苏副局长的关系,而沈天涯又是曾长城和谷雨生同学,就对谷雨生说:“把这两人也叫上,我们可是老朋友了。”

上车后才坐稳,李省长便对前面的司机说:“今天由我来指挥你,我叫你怎么走你就怎么走,好吗?”司机说:“行啊,听领导的。”程副书记他们就说:“四十年了,李省长您还记得方向?”李省长感叹道:“那一时候我是天天步行赶到儒林中学来上课哟,怎能记不得?”

果然从中巴怎么出城,走哪条岔道往紫竹村去,李省长指点得丝毫不差,还一边给大家说他在这条路上上学下学时所遇到过的趣事,说得满车都是笑声。还说了不少村上的往事。他说:“我家当年就住在村头一座空着的仓库里,上边住着龙姓人家,下边住着江姓人家,一条山溪自门前流过。龙家富江家穷。穷江家的男人喜欢读些旧书,喜欢跟我们说字谜,他说的字谜形象生动,我至今还记得一些。”程副书记说:“那李省长你说两则给大家猜猜吧。”李省长就说:“行啊,你们听好了,横两根杆,竖两根柴,老二走进去,老三走出来。”

这字谜还真富有乡土气息,朴实无华,妙趣横生。大家就猜,猜不着的说猜不出来,猜着了的也说猜不出来。最后李省长说是个“其”字,大家都做恍然大悟状,说真是形象,怎么却没想到这上面来呢?

‘接着李省长又说了一个,打四个字:二人力大顶破天,十女同耕半边田,我欲骑羊羊骑我,千里姻缘一线穿。大家又猜,又不说。李省长还提醒道,第三个字是繁体字。沈天涯已经猜出来了,觉得再不说,就显得虚假了,李省长是看得出来的,于是说出四个字:夫妻义重。李省长对沈天涯翘起了拇指,说:“今天没有白将小沈喊上车来。”

李省长还说了一个带字谜的故事。住在他家下边的江家常常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江家男人便把自家的穷因归咎于龙家,说是一龙隔断山溪水,把他江家的财源给挡住了。也是福兮祸所倚,后来龙家男人病故,龙家女人做了寡妇……有道是寡妇门前是非多,村上不少人都盯上丁龙家女人,有的是觊觎她的姿色,有的是瞄准了龙家的家产。江家男人也想打龙家女人的主意,但龙家女人没把他放在眼里,他总是自讨没趣儿。江家男人无计可施,只好又拿起他制字谜的本事,晚上在龙家女人门口贴了一则字谜: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跳,一个跑;一个咬人,一个吃草。并注明打一字。

李省长说完,又要大家猜。这个字谜不像前面两个可以拼拆,只能意会,如果没意会到那一层上,确实难猜得出,连沈天涯琢磨了好一阵也没琢磨出来。大家就请求李省长,干脆把谜底告诉给他们算了。李省长不肯就范,说:“那怎么行?这就好比工作任务,虽然有一定难度,也得想方设法完成呀。”有人就附和说:“是呀,李省长布置的工作任务怎能推卸呢?这是领导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大家于是又挖空心思猜起来。还是猜不出。李省长说:“看来得拿出点奖励机制,谁猜出来我奖励谁。”大家说:“是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问奖励什么。李省长说:“现在政府也不富裕,我这个省长不好当,为猜字谜,拿钱出来做奖金,我心里疼,还是给你们奖励乌纱帽吧,这乌纱帽不需一寸纱一寸布,成本低。”

大家很兴奋,说乌纱帽比奖金管用多了,奖金是一次性的,拿一回是一回,乌纱帽往头上一戴,手上就有了银行信用卡,可以随时到银行里提取现钞,且提多提少听便。问李省长奖励什么乌纱帽,李省长表态说:“级别低的高靠一级,职位虚的给个实职。”大家就笑道:“这个奖可不轻,同志们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