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3/11页)

谷雨生别说有多兴奋了,当即说了邀请李省长去参加昌永一中校庆和检查指导生态效益县工程的想法。李省长没有立即答复谷雨生,说还要回省政府看看近两个月的日程安排,要谷雨生回去听他的消息。袁老师一旁说道:“森林,你一定要回去一趟,昌永虽然变化不大,但那里还留存着当年的青山绿水,这可是外面再也不可能见到的世外桃源。”李省长说:“行,我力争成行吧。”

有李省长这句话,谷雨生几个此行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回昌永后,谷雨生就做好计划,一边大力筹措校庆事宜,一边着手生态效益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只等李省长到昌永来视察指导了。在官场上混过来的人就知道,像李省长这样重权在握的大人物,他去一个地方,可不仅仅是去检查视察,而是带着银行去送现钞的。所以昌永的筹备工作搞得格外卖力,几乎是倾注了全县所有财力物力人力。还有自县城到国道的公路扩建工程,谷雨生亲自上阵督战,终于提前如质如量完成,并验收合格,投入营运,算是为李省长的视察铺平了道路。

昌永县上下企盼已久的李省长视察昌永县的这一天转眼就来到了。提前一个星期,程副书记就将谷雨生还有沈天涯几个召到昌都市,并把市直有关部门也通知拢来,专门就接待李省长的工作做了专题研究,对李省长到达昌都和昌永后的具体行程,视察路径,吃喝住宿以及安全保卫等事宜,进行了科学的部署布置。李省长离开省城,向昌都市方向出发前,程副书记就带着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开向昌都市边界,守株待兔,静静恭候李省长大驾光临了。

两个小时后,呜呜嚎着的警车从省城方向开了过来,李省长的车队终于到了。李省长和省直计划财政农林牧等有关实权部门领导纷纷下车,和昌都方面的头头见面握手。然后改由昌都市的警车前面开道,省交警的车后面压阵,一溜十多台小车箭一般射向昌都市。

本来按程副书记的意思,想请李省长在昌都市听一下工作汇报,但李省长行程安排很紧,便没停留,直接去了昌永。一进昌永地界,车轮下是新铺就的平稳宽敞的油路,李省长说昌永境内还有这样好的公路,有点出乎意料。程副书记指着随行的曾长城,说是曾局长的功劳。李省长就表扬财政厅,说这就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

窗外的不毛之地一下子换成了青山绿水,前面的警车也渐渐慢起来。这是谷雨生的主意,李省长在昌永生活了好几年,故地重游,他一定想仔细瞧瞧这旧时的山旧时的水。果然李省长开了车窗,对满目的绿色赞不绝口起来,四十年前的往事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特别是车队到了县城边上,少先队员举着小旗,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翘立两旁,县委机关干部和听说在昌永生活过好几年的省长抵达县城来看热闹的老百姓夹道欢迎,一时群情激昂,掌声雷动,李省长更是感动不已,心里想,还是养育过自己的山水和人民对自己有感情啊。

别看李森林已是堂堂省长,此前做过副省长和副书记,但他并没什么过硬的靠山,纯粹是凭工作和机遇一步步熬上来的,官做得并不十分得意。本来前次省委班子换届,最初他是省委书记惟一人选,可最后却做了省长。省长和省委书记级别一样,但还是有区别的。就是跟党群副书记比起来也强不到哪里去。从党群副书记到省长也是进步不假,但党群副书记掌管着全省官员头上的乌纱帽,省长的职能却主要是做事,所以在下面那些把乌纱帽当成惟一追求目标的官员那里,李森林的分量相反没以前重了,因此他到外地视察检查,人家表面上排场不小,内里却少了真诚,哪像今天的欢呼和掌声,一点也不掺假?李省长一时情不自禁了,暗自感慨不已。

车队直接开进了县委招待所。李省长下车后,程副书记和谷雨生他们已经守在了他的车门边。把他请进一个月前特意装修的豪华大套间,稍事休整。吃中饭时,谷雨生拿出此次视察日程表,请李省长过目。李省长对视察昌永一中和生态效益示范试点区没有异议,只提出把下午听汇报的议程去掉,说:“那次你和小沈到省里时不是向我汇报过了么?这次我主要是来看看的,看完了,再交流意见嘛。”谷雨生说:“那下午是不是到紫竹村去一趟?”

李省长正是要到紫竹村去,那是他们家下放劳改的地方。他对谷雨生道破自己的心思有些吃惊,说:“你怎么知道我会去紫竹村?”

谷雨生早就预计李省长不会忘记那个紫竹村的,事先已到那个村上走了一趟,但因没得到李省长本人的话,所以没敢写到日程表上。李省长这一问,谷雨生只好说:“我知道李省长在紫竹村生活过多年。”李省长点点头,说:“原来你一直在掏我的家底。”说得众人都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