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V】陶氏当年死因。……(第3/4页)

知道女儿这会儿可能心里烦乱,所以徐夫人很是识趣的没有提魏珩,她只捡着些能分散她注意力、能分走她悲伤情绪的事说。比如说,向她讨教做簪的技艺。

次日回京,颜熙也是同徐夫人同乘的马车。一早天不亮便启程出发,一路上颜熙都在睡觉和休息,待醒时,也已经进城了。

既是做了徐家的马车,徐家自然是先送了颜熙回颜宅。

颜熙下车之前同徐夫人道别,徐夫人却是一把拉住她手。

她有些紧张的问:“日后你我母女,还能同榻而眠,一起说心里话吗?”

颜熙倒是有些错愕于她的紧张和期盼,她想了想,然后冲徐夫人点了点头。

徐夫人这才笑起来。

*

而此刻的魏家,长公主回了清心堂后,遣了别的侍奴出去,只留了姜嬷嬷下来。

“姜嬷嬷,你可还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侍奉本宫的?”此番已经是在自己地盘了,长公主也懒得再装,直接就甩了脸子来。

而姜嬷嬷本来在长公主打发旁人出去时就有些觉得不对劲,这会儿又见她用从不曾用过的语气对自己说话,姜嬷嬷心中是再有数不过了。

她忙跪了下来。

“回殿下的话,老奴在殿下很小的时候就侍奉在您身边了。”

此事长公主自然知道,从她有记忆起,这姜嬷嬷就以宫婢的身份陪在她身边了。

可正是因为如此,她才更是心下悲凉。

伺候在她身边几十年的老仆,竟是别人安插在她身边的暗桩,这是何等的讽刺?

长公主轻轻呼出一口气来,她是最不喜欢拐弯抹角的性子了,所以直言道:“那这些年来,本宫待你如何?而你,又是怎么待本宫的?”

话至此,姜嬷嬷才彻底知道,怕是她的身份已被识破。

其实这些年来,姜嬷嬷伺候在长公主身边,除了她是暗桩的身份外,别的一切倒都是为长公主考虑的。长公主自幼便没了生母,姜嬷嬷怜惜她,更是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

可也正是如此,长公主才会更伤心。

若是她没那么好,她没有视这嬷嬷如亲人般存在,如今闹到这一步,也不至于如此痛心。

“除了向你主子透露珩儿同他父亲为颜氏生隙外,你还做了什么对不起本宫、对不起珩儿之事?”长公主逼迫自己冷静。

姜嬷嬷早知道迟早会有这么一日的,所以,她这会儿也挺冷静。

左右不过就是一个死,又或许,死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她跪在地上,匍匐着说:“老奴在很多年前受过崔家家主恩惠,后来机缘巧合下入宫为婢,想着要报答崔家家主,所以便答应会为崔家一直留在宫中当眼线。”崔家便是如今太子生母崔贵妃的娘家崔国公府。

“至于后来被拨去殿下身边伺候,也完全是机缘巧合。这些年来,老奴其实一直都是安安稳稳的伺候殿下的,只是前些日子崔家人突然找到老奴,老奴这才做出了对不起世子和殿下您的事。”

长公主倒信她说的话,因为珩儿查出来的,也差不多就是这些。

她是暗桩的身份不假,但除了挑拨外,唯一做的就是把那父子二人因颜氏不睦的事传出去给她主子了。好在珩儿防备的好,否则若真伤了颜氏性命,这姜嬷嬷手上就沾了血了。

但即便如此,长公主也不会原谅她。

她此生最厌恶的就是背叛。

“我是留不了你了。”长公主说,“但你放心,我会给你留个全尸,至少让你死得体面一些。”

姜嬷嬷想了想,忙道:“老奴能活到这把年纪,这辈子也无什么遗憾了。只是,老奴同殿下好歹主仆一场,临死之前,老奴有件事要同殿下说。”

长公主倒没什么兴趣,她知道,或许这只是姜嬷嬷想将功赎罪的说辞。

所以长公主也没放在心上,只淡淡道:“你说吧。”

姜嬷嬷忽然正了色,然后提起了陶氏来。

听她提到陶氏,长公主才由方才的漫不经心,突然变成了严肃着竖起耳朵来听。

姜嬷嬷沉叹一口气,仿佛将思绪拉到了很久之前。

“这件事,老奴也是意外得知的。新帝登基后没几年,老奴随殿下进宫去,自然是寻了机会去了贵妃宫里。也正是在那里,无意间听到了贵妃同崔家如今的家主崔国公的谈话。奴婢听着那二人话中的意思,好像当年殿下、魏国公同陶氏之事,不是偶然,是有位高之人一手安排的。而陶氏之死,之所以这么多年都查不出什么来,也是因为根本没人害她,她是得了指示自杀的。”

“只有她死了,魏国公才会愤怒,才会背叛旧主,转而投奔新主……而正是有他的倒戈,当年那场皇储之争,如今的这位才能胜出。”

“你说什么……”长公主显然也是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