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V】陶氏当年死因。……(第2/4页)

众人皆沉默时,他站了出来。

“回圣上。”魏国公抱手道,“据臣所知,此颜氏女当年在吉安时,可是同卫将军做了夫妻的。虽臣查到,他们二人已办了和离手续,但我魏家再不堪,也不会娶一个二嫁女。所以,臣在此斗胆恳请圣上,日后不论魏家娶谁为妇,都不能是这个颜氏。”

魏国公若不站出来说话,长公主可能这个时候都懒得搭理他。可他偏偏要站出来搅和,长公主自然不会放过他。

“且不说这颜姑娘同卫将军之前的婚约算怎么回事,就算她真的就是个二嫁的和离女,又怎么样?难道和离过的女子,就丢人了吗?就没有再嫁如意郎君的资格了吗?和离女品德就不好了?”长公主一连数问后,才最终使出杀手锏来,她质问魏国公,“那当年你同本宫大婚在即,却糟蹋了另外一个名门之女,你这等品行又有什么资格再安活于世?是不是早该趁人不备时抹了脖子自尽去了?”

在长公主心中,魏国公此人是最没有资格来讲什么仁义道德的。

魏国公当年那桩事,细数起来,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虽还有上了年纪的人记得,但毕竟魏家父子位高权重,家大业大,轻易的谁也不会说。

所以,这些年来,魏国公倒没再听到过什么疯言疯语。

猛然又被提到当年之事,魏国公脸顿时就垮了。

魏国公正要说话,那边武宣帝却突然出声呵斥道:“都够了!”

天子一怒,众人立即停住了小声议论和窃窃私语,只全垂头静候天子发落。

事情说到这里,早歪了,于是武宣帝起了身,什么话也没再说,只转身回了龙帐。待他走后,没了束缚的群臣及其家眷,又在私下议论起来。

但好歹顾及着魏国公此刻人还在,说人小话也不会当着人面说,年长些的都将话打回去了。

而魏国公,更是目光灼灼的瞪着长公主,仿佛是要将她生吞活剥了一般。

但魏国公越是如此,长公主便越是高兴,她甚至还挑衅的冲魏国公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来。

而此刻仍匍匐在地的颜熙,则是彻底松了口气。她心中其实挺庆幸后来众人的混战的,这样一来,圣上就不会将矛头全指向她一个人了。

是长公主和母亲为她分散了战火。

尤其是长公主。

颜熙慢慢抬起头,朝长公主方向望去,恰好,长公主也在看向她。长公主冲她笑着点了下头,颜熙也忙朝长公主笑。

事到如今,颜熙对长公主,心中只剩了感激和敬畏之情。

不管魏珩如何,这并不妨碍她心中越来越对长公主有好感。

因女儿才忤逆了圣意,徐夫人多少是担心她的安危的。所以,在猎苑的最后一个晚上,她去求了明德太后,求她老人家准许女儿同她一起安寝。

明德太后是越发看不懂如今年轻人心中的想法了,明明是郎情妾意,但却偏偏能闹到这等地步。

但明德太后知道,这也不是她能插得上手的事。所以,回了营帐后,明德太后也没多问。而徐夫人来请旨时,她也问了颜熙的意思,见颜熙没反对,太后老人家也就没拘着人。

“你们母女相聚,哀家自不好拘着人,去吧。”太后仍是和颜悦色。

颜熙同徐夫人一起,忙恭敬称是,然后默默退了出去。

人心都是肉长的,颜熙纵是再对母亲有防备之心,她也实在做不到一盆盆凉水都往母亲那颗炽热的心上浇。在猎苑的这几日,母亲对自己的紧张和付出,颜熙还是看在眼中的。

徐夫人从没有哪日是像今日这样高兴的,将女儿领到自己营帐后,见丈夫也在,她忙就对丈夫道:“今晚你去明朗那儿凑合一晚上吧,熙儿晚上陪我。”

对此,徐平洲自然是高兴的。

他太知道妻子盼望这一天盼望了多久……

只要妻子高兴,他就高兴。

所以,徐平洲脸上也满是堆笑,他应了徐夫人后,又看向颜熙道:“很高兴你能过来。”

颜熙则朝他福身,给他请了一安,但没说话。

徐夫人这会儿就只想同女儿亲近,便急着赶丈夫走。待徐平洲笑着出去后,徐夫人又忙张罗起来,命丫鬟端茶倒水的,让人换床褥被褥的,又拿了钱给丫鬟,让她拿银子去同膳房沟通一下,晚上要多加几个菜的……等等。

一阵忙活后,徐夫人才又坐回来。

颜熙看着她这样忙,心中一时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不过,待徐夫人张罗完走过来后,颜熙到底心疼她的,她说:“其实您不必这么忙的,我觉得现在就很好。”

徐夫人则说:“娘就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你。”

颜熙挠了挠耳朵,她耳朵忽然有些烫红。

但心里无疑还是很感动,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