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3页)

接着他又再次耳提面命,严肃地警告全体办公室同仁。

任何案情相关细节绝不可对外泄露,否则全体扣三个月奖金。凡有发现并举报泄密者的,单独领奖金,外加队内季度表彰。而被查证泄密的,则一律上交,由市局直接处分。

负责传话的年轻警察,满脑子都是孙若海刚才气得要吃人的表情。他生怕陈聪去晚了,自己也要跟着挨训。

但正大着嗓门训话的陈聪也显然不是个软柿子。

真是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

左右为难的“小跑腿”,局促地站在刑侦支队办公室门口,用眼神无声地催促着。

等到又训完了一通,陈聪才大发慈悲朝他一挥手,“走吧。”

心急如焚的小警员立刻跟上了他。

陈聪到孙若海办公室时,孙若海正在批复一份文件。

陈聪并不拿自己当客人,他熟稔地跟孙若海打了声招呼,不等孙若海搭理,就自己一屁股坐在了对面的椅子上。

从文件里抬起头的孙若海刚想发难。陈聪却先他一步开始了有关案情最新进展的汇报:“有个事儿得马上跟您报告。我们从被害人陈峰家搜出的邮票上,测出了新型毒品的成分。但单凭我们队里检验科的设备,只能查出是人工合成的致幻剂,配方和有效成分的分子构成都还不清楚。”

“毒品?你是说陈峰藏毒?”

孙若海果然被这突如其来的重大消息转移了注意力。

陈聪点了点头:“可能性很高,我已经通知法医部门加班,让尽快给出份报告,看看陈峰生前究竟有没有吸过毒。另外,那几枚邮票的配方还要继续往下查吗?”

孙若海若有所思。

陈聪见他没接话,立马来了一招先发制人,自揭短处道:“对了,孙局。还有个事儿,我也得向您郑重汇报。”

他痛心疾首道:“也不知道媒体是从哪得到的消息,现在到处都有新闻在报道,讲那张胡说八道的字条上的指纹,是李广强的。”

见孙局仍皱着眉不吭声。陈聪继续趁热打铁:“搞得全国的老百姓都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还有封建迷信的,跳出来说是鬼魂杀的人。这不胡扯呢吗?但再这么下去,我们队的舆论压力也太大了。

您看能不能让网警部门配合一下我们的工作?把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帖子都删了。再抓几个吃饱撑的没事儿就爱在家抠脚造谣的!直接拘留,杀鸡儆猴嘛!”

“删帖?抓人?”孙局冷哼了一声:“用不着你说,网警部门也会依规办事。但删帖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个案件一天不破,有心造谣的就抓不完!

而群众呢?他们才不管网警是不是依法办案呢!你要是轻易抓人,只会让老百姓觉得是我们警察心虚了!

总之,堵不如疏!压制不是办法!必须快速破案!抓到真凶,才能从源头制止谣言!”

“破案肯定是摆在第一位的,但我也担心媒体煽动,群众跟着瞎起哄……”陈聪小声地嘀咕,然后立刻被孙若海恶狠狠地剐了一眼。

这一眼,让高度怀疑是自己队里出了内奸,泄露了指纹消息的陈聪,立刻心虚地乖乖地闭嘴。

“委托人找到了吗?”

“找到了,已经出警了。我找了俩特能打的,但凡对方敢畏罪逃跑,立刻就地揍一顿,然后逮回队里审。”

孙局没有追问那个很可能是凶手的委托人,却话锋一转说:“你现在就找人把陈峰家搜到的毒品样本,直接送去市禁毒支队检验科。我会打好招呼,让马上就出结果报告!”

这种案件,全市上下多部门的协作,本身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马上就出报告”的神速度,也只有靠官大几级的孙局刷脸才能办得到。

陈聪悲壮地想:个人荣辱比之集体利益算不了什么。就冲这开了挂的协调速度,甭说是让我跑一趟腿、吃几个冷眼,就是挨顿揍也是很值当的。反正,我皮糙肉厚。

听不见陈聪内心独白的孙若海面色阴鸷地盯着眼前这个年轻的副队长。

陈聪不知道,此刻,他的领导内心正在天人交战。

他也不知道,这桩由他经手调查的杀人案,即将帮他向理想中的职业目标,迈进一大步。

有了孙局的特别叮嘱,缉毒组的检测部门果然动作神速。

陈聪还没离开局长办公室,一份还热乎着的检查报告便已新鲜出炉,送到了孙局手中。

可这份神速的报告,却让本就扑朔迷离的案情,变得更加诡谲复杂。

孙若海在看完结果报告后,当即决定立刻向远在首都的严局汇报。

因为,从邮票上检测出的这种分子难辨、不易归类的新型毒品,正是国家公安部正在秘密调查的超级毒品——“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