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2/3页)

三十来岁的陈聪入行快十年,是出了名的能力强,脾气暴。

有一次,大家在案件调查方向的判断上有分歧,陈聪作为一小小的刑侦支队副队,是唯一敢在研讨会上跟顶头上司又是副部级干部的孙若海拍桌子、比嗓门的。

当天散会后,陈聪为这事还专门写了篇检讨。结果第二天探讨到案情关键时,人急起来,照样还是吹胡子瞪眼,吼声震天响。

如果脾气暴躁也可以注册成专利,那陈聪铁定是个驰名商标。

卢安分局刑侦支队队长一职长久空缺,陈聪虽然只是副队,却也是队里当之无愧的头。

而队里的大家,本身就因为案情离奇,又事涉同僚。案件侦查还进展缓慢,都心情沉重。

这会儿挨了陈聪的骂,虽然心里都觉得自己冤枉,却也知道消息是不可能长脚,自己跑去媒体那儿的。

卢安分局刑侦支队的办公室,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每当有大的刑事案件发生,刑侦支队都是一线的主要战斗力,忙得脚不沾地都是常态。

而现在,距离案发已经过去十几个小时。

陈聪不敢相信,在嫌疑人名单都还没列出来的当下。他的队伍里居然还有人有闲情逸致跑去给媒体通风报信!简直是吃饱了撑的!

“管不好自己嘴的孙子!有本事你就永远藏着狐狸尾巴!别让老子揪出来!”

陈聪越想越气,本还想接着再骂,却见人称卢安分局一枝花的潘小竹警花,风风火火地从门外冲了进来!

潘小竹来不及递纸质报告就大喊道:

“陈队!新进展!文迪昨晚从被害人家里搜出的那几枚邮票,检验科有回复了,是新型毒品!”她话音未落。

坐在电脑面前看了一整天监控的蒋志突然拔高声音道:“陈队!我锁定到用闪送运尸块的那个缺德鬼的落脚点了!是个住宅!”

案发当天,闪送骑手将残缺的尸块送去了宵夜店。

接到报案后,警方第一时间就对闪送订单的委托人在平台留的实名认证信息,展开了调查。

可根据平台提供的资料显示,无论是注册留的手机号码,还是收件、发件人姓名,都统一填写了陈峰的信息。

起初,警方认为这个陈峰就是凶手的可能性很大。可他们很快就发现,实名认证的这个委托人陈峰,是名内退的老刑警。更可疑的是,他人间蒸发了。

一个有着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刑警,真的会在杀人后用自己的实名信息闹市抛尸吗?

找不到陈峰的警察们,心里渐渐浮起另外一种可能性。

如果陈峰不是凶手,那他就极有可能是被凶手拿走了证件与手机的被害人。

这个猜想大大缩短了刑警们寻找并确认被害人身份的时间。

在确认陈峰失踪的三个小时后,通过与其入职时记录在档的DNA信息对比,警方确定了被害人身份。死者正是同在警察岗位上做了一辈子的老刑警——曾任江沪市侦查总队七支队队长的陈峰。

以这种意料外的形式排除了陈峰的作案嫌疑后,警方开始就外卖骑手的取件地点,展开了调查。

但因为委托人填写的取货地址是在车流不息、人员流动密集的主干道交叉口。警方无法从这个每天有上万人经过的取货地址,获取到直接指向真正委托人身份的信息。更无法锁定这起杀人抛尸的凶手究竟是谁。

一时间,案件调查陷入僵局。

刑侦支队里自称学霸外加查监控第一人的蒋志,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迎难而上,根据订单骑手的供述,他调取了同时段取货地址周边所有有可能拍摄到委托人的监控。

在快速找到真实委托人与骑手接头的那一条视频记录后。又大量排查调取了记录了委托人后续行动轨迹的监控。

在不敢眨眼的不眠不休里,蒋志终于在一分钟前摸到了疑似委托人住所的公寓。

他性子急,等不到陈聪批示,就边穿羽绒服边道:“老子现在马上去逮他!抓到这缺德的小子,一定把他的头打爆!为了看他这些破视频!老子的眼睛都快瞎了!”

被潘小竹有关新型毒品的信息轰炸得晕头转向的陈聪,终于得到了案发后的第一个好消息。

他本打算自己也和跟蒋志一起去现场抓人,可还没出门,就被从分局过来的办事员拦住,说是孙局找他有急事。

陈聪想:在这个关口,就是天王老子找我,我也没工夫去!老子抓人第一。

但转念又想到,刚刚潘小竹说在陈峰的遗物中查到了毒品,这也是个大事,有立马向上级汇报的必要。看来是不得不亲自走一趟了。

陈聪转头冲正在做案卷分析的,刑侦支队里的掐架小能手文迪喊道:“文迪!手里的活儿放一放,你跟蒋志一块儿去,这个委托人就是凶手的可能性很高,别让他跑了!人抓到,等我回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