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攻城(第3/5页)

屈原心中一叹,不想再争辩习武被禁之事,他与父亲,长年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相处着。屈原只压下一口气,对屈伯庸道:

“爹,今日秦军显然未用全力,他们意欲何为?”

屈伯庸一怔,摇头道:“我亦不知,战况尚不明朗,不知秦人是何打算。”

屈由向来性急,一拍案道:“爹,何必算来算去,今日我军勇猛您亦见到,明日只待您一声令下,我便带兵马杀尽秦狗!”屈伯庸看着屈由,忽然一笑:“由,可知你此时模样像谁?”

屈由一愣,只听屈伯庸道:“像当年的我。”

“我记得当年第一次随先父出征,亦是征战秦国。那时我年仅十五,却意气风发,心怀大志,与你现在一模一样。只可惜因年少只凭悍勇,我只知一路奋勇杀敌,却中了秦人诱敌深入之计,若非先父及时赶到,我恐怕早就没命了。”屈伯庸一顿,正色道,“沙场之上,必要锐勇,但更要知防守,懂进退,你们切记,骄兵必败!”

说罢,便带二人与几位策士一同商议攻城之事。然而众议纷纷,却得不出可行之策。屈伯庸不愿兵士以血肉之躯硬拼,便让楚军先坚守营寨,闭门不出。

士兵的营帐内,楚国各地征来的兵此时正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刘歪嘴那天自战场回来,几日才找回魂魄,见众人说笑,便也凑过去坐下。

自古男人所论的,只不过女人和政治,刘歪嘴谈到兴头上,不由得意地夸口道:

“我在权县,家中尽是女侍,帮我净面、更衣、进脯食各有一名……”

还未说完,就被人调笑道:“你这久瘫之病如何治好?竟还能来从军?”说罢众人哄笑。

刘歪嘴道:“你们别不信,我有证人。”说罢便四处打望莫愁。谁知莫愁并不在营中,刘歪嘴心中纳闷,便起身出去寻她。

营帐之外,便是一片辽阔的原野,此时暮色四合,星光隐隐,莫愁席地而坐,怔怔地看向夜空。

前日一战,虽几次有惊无险,但终是直面那断颅残臂,血腥之气久久不能散去。

忽然,身后传来屈原的声音。

“前日那战虽酣畅,秦人应是领教了我们实力,现在据城死守,如此时日一久,必对我们不利。”

“是啊,围城不战,最耗粮草。”

原来是屈由兄弟巡夜。听到两人正缓缓行来,莫愁一惊,只好紧紧地抱膝而坐,不敢发出一点儿声响。

“时间一久,确实贻误战机。秦人本就比我们准备得充分,若不速战速决,恐怕对楚国不利。”屈由皱眉道。忽然一抬头,看到不远处席地而坐的莫愁,纳闷道,“这么晚,竟还有人?”

屈原首次巡夜,不免兴奋,高声喊道:“喂,那个新兵,回营去睡了。”

莫愁动也不敢动,只听到两人说笑几句走远,才松下一口气来。莫愁看天边已一月如钩,叹而起身,不料一转身,只见一个黑影站在她的面前。

“莫愁!”刘歪嘴低声道,眼神炯炯,尽是欣喜。

莫愁将那声尖叫压回心底,悻悻道:“走开!”

刘歪嘴见她没有否认,更喜笑颜开道:“我早知道是你,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说出去。我就是好奇,你怎么来从征呢?在这男人扎堆的地方,得多不方便,以后若有需要的,尽管找我……”

刘歪嘴喃喃不停,莫愁耐性耗尽,一把抽出匕首,指向刘歪嘴脖颈道:“再乱说,我便杀了你!”

刘歪嘴大惊失色,身子一颤就能感觉到脖颈上那点冰凉,不禁求饶道:“女侠饶命,我,我宁愿死在秦人手里,也不能死在同乡手下啊!”

莫愁一言不发,直盯着刘歪嘴道:“我如何信你不说出去?”

刘歪嘴无奈,只颤颤将手指指天,唯唯道:“我发誓,发誓必不说出你真实身份……”见莫愁仍是不动,刘歪嘴几乎带着哭腔道,“你仔细想想,我几时真正加害过你?如今你骗过将军,以女儿身入征,若被发现,是不会饶过你的。我如何舍得?又怎么可能告发你……”

刘歪嘴实有几分惧怕,但说这话时,眼里却有诚意。莫愁想想他自在权县失势以来,确实收敛很多,便心中一叹,收起匕首道:“今日且饶你狗命。往后你若敢说出去半个字,我就杀了你!”

刘歪嘴松下一口气,摸摸脖颈道:“不敢,不敢,姑娘一向悍勇,我惜命着呢。”

莫愁冷哼一声,拨开他欲走。刘歪嘴见莫愁已不像刚才那般杀气腾腾,便放胆叫住她:“莫愁。”

“噤声!我是卢秋心!”莫愁狠狠一瞪他,“你还要做什么?”

“对,秋心。”刘歪嘴涎笑道,“我就是想问问你,你这姑娘家,跑来战场做什么?你竟不怕那长戈铁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