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离归(第4/4页)

“林鬼”接过酒,又一俯身道:“草民今日想敬大王两盏酒。”楚王一笑,端起酒杯道:“好!”勇伢子亦端酒,对众人道:“各位乡邻,大王今日救了屈大人,便是救了我们权县的恩人!咱们一起敬大王一杯!”

众人纷纷拿起酒盏,仰头饮尽。“林鬼”一抹嘴,又端起第二盏道:“大王,百姓们还想再敬您第二杯,因我等还有一个心愿,恳请大王成全。”

说罢,“林鬼”与众人俯身跪倒,齐声道:

“恳请大君,留下县尹大人!”

楚王一愣。此事确实出乎他意料,那“林鬼”恳恳看向他,眼中湿润。

楚王略略动容,思忖片刻,缓缓开口道:“不谷带走屈县尹,是要让屈大人征战沙场,为天下谋福。不谷答应你们,一定派一个像屈大人一样好的县尹再来权县,如何?”

“为天下谋福?”众人不由抬起头望他,“莫是说大王要给屈大人更高的官?”

楚王语塞,但见众人热烈而恳切的神情,只得微笑颔首。众人悲喜参半,也不由得高呼道:“恭喜县尹大人升官了!”

在这热烈有泪的呼声中,屈原缓缓起身,对众人一揖到地。

“能与诸位相遇相识,是我屈原之至大福气,我亦舍不得离开这里。不管我身至何处,我都会记得你们每一个人,我也必会回权县看你们!”

言罢,屈原举杯,一饮而尽,两行清泪沿着面颊缓缓滑下。

再见,权县。

再见,莫愁。

权县县署,师甲已默默地收拾好行装。

“先生,您一定要走吗?”屈原心中不忍。

师甲回身,轻轻一叹,他自得知屈原卸任县尹一事,几番思量,便决意递上辞呈,卸甲归家。

“大人,师甲在权县这几十年,历任县尹,唯大人让老夫心悦诚服。如今大人离开权县,老夫再留于此地,已无意义了。”

屈原一听,焦虑道:“既是如此,先生何不随我同往郢都?先生洞明世事,正当为天下苍生请命,才不负使命啊。”

师甲无奈一笑,轻声道:“大人,恕在下直言,如今天下,权臣当道,奸佞横行,老夫早已心如死灰,不愿再搅这潭浑水。”

“正因如此,才更需贤才挺身而出,变革兴政啊!”

师甲苦笑:“变?谈变容易!大人在权县行变,昨日还身陷囹圄,性命堪忧,何况老夫。我早已想好,这乱世仕途不易,余生只愿浪迹江湖,做一介山野村夫。”说罢一顿,嘴角微微抽动,“老夫心中放不下的,只有您。仕途艰险,大人万望保重……”

言毕,向屈原深深一拜,便转身踏着那山涧旁时断时续的石子路,头也不回地直直去了。

朝阳初升,王旗仪仗在路边威武列行。屈原匹马独立,挥手送别依依不舍的百姓。

“该走了。”他在心中道,便狠心一鞭,策马而去。

再往前一步,即出了权县地界,屈原勒马回身,遥遥望去,旭日将云层烧成一片金灿,阳光如绸缎般从空中泻下,沿山峦、湖泊、江水铺展而开,小小的权县栖息在那山脚之下,安然自若。

屈原苦苦一笑,想起初来权县,半缘莫愁,半缘他想行美政的心志,如今权县似比过去要好,而他与莫愁却是再也无缘相守。前路漫漫,终究只能由他一人孤独求索。

屈原仰天长叹,正欲挥鞭离去,忽听河岸那边高山之巅,传来悠扬悲切的歌声。

“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治。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屈原的心猛地抽紧,他循声望去,那远远的高山之上,一袭莹白,衣袂飘飘,他朝思暮想的身影正孤独而决绝地独立层云之下。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屈原怔怔开口,低声应和。他无法看清莫愁的面容,只听她凄清婉转的歌声在群山之间回荡。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屈原知道,这是诀别。他曾无数次想过这样的场面,他以为自己会痛哭,会嘶吼,会突然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抱住她不许她走,然而他从未想过此时他竟是如此平静,那平静使一颗心隐痛到不能出声,甚至没有破裂时的轰然一响,便轻轻地碎了,那碎片无声地散落开去,像星星落在银河之中,不见踪影。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马头拨转,轻轻一鞭,权县渐渐留在了身后。

山风起了,带着春日迟迟的气息,一场杏花春雨,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