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回光州(第2/3页)

“翠花姐,你这话就不对了……”萧冀望说,“乡亲们怎么就什么都不懂呢你刚才还和咱们的演员一起演戏呐!国海他们之前也和李潇潇同志一起排过话剧呢!”

什么刘翠花震惊地看着他,她怎么不知道自己儿子也排过话剧?

刘翠花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哎哟这臭小子……”

半晌后,她才又补充说:“他懂个屁的话剧,别是耽误了人李潇潇同志他们的排练,我看文艺战士们每天老忙了!”

萧冀望笑着摇了摇头:“那倒不会,李潇潇同志说了,话剧是人人都能演。就拿李潇潇同志来说,她是去年才开始演话剧的,现在不是一样演得好好的吗?”

李潇潇的精湛演技,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宝安县百姓的心里,刘翠花怎么也都没想到,这姑娘竟然才演话剧没多久!

她震惊得话都说不出了,萧冀望又继续说:“所以呀,懂不懂的没关系,孩子们感兴趣,那咱们就教他们,以后每天晚上就能自己在村里演,这多好!”

萧老师的意思是……刘翠花抓到了关键字眼,脸上带了点兴奋,问:“萧老师你是说,如果我们公社组个文艺队,那你们团里的演员也会过来教我们”

“那当然没问题……”萧冀望笑着说,“等大家都学会了,能一起演话剧,说不定以后还能像李潇潇同志那样,能自己写话剧剧本呢!”

这话就有点太夸张了,刘翠花当然知道对方是开玩笑,毕竟农村里的人大字都不认识几个,但她听着仍是十分高兴,又说:“那敢情好,我回头就去跟队长说说这个事儿!”

萧冀望点点头,说:“好,那咱们等你消息,然后就安排演员去教大家。”

刘翠花非常高兴,等排练完之后,马上就回去跟队长说了这件事。

当其时四周也有其他村民在,他们本来也都对表演很感兴趣,一听刘翠花这么说,都纷纷附和,建立农村文艺队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刘翠花等人所在的就是蛇口公社,其他公社一看到连曾经的逃港人大户公社都搞起文艺队,自然也不甘落后,于是全宝安县掀起了一阵文艺热潮,组建文艺队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村民们非常积极,各公社很快就组建完成。

每个公社都有地堂,平时是用来晒谷的,四周还有不少空地。

南方稻谷早熟,这季节正好是晒谷的时候,地堂中间铺满金灿灿的稻谷,晚上也需要人来看守,要是碰上天气变差,就得马上通知人来收谷。

自从组建了农村文艺队之后,地堂每天晚上就从两三人守夜,变成了一群人热热闹闹演话剧。

各农村文艺队由县文工团统一管理,需要向上报备。

逐级往上报备所需时间很长,宝安县情况特殊,自然是要趁热打铁,加快进度才是最好的,所以李潇潇直接一通电话打回光州军区,朝叶老师申请特殊处理。

宝安县的文工系统从一开始的瘫痪状态,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成这样,甚至每个公社都有了文艺队,叶老师在惊讶于这个变化的同时,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李潇潇的请求。

“潇潇,放手干,你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老师这边是全力支持的。”

叶君婷自豪又欣慰,像是想到了什么,又特地提醒了一下:“对了潇潇,你的报告写得怎么样了总共写了几份”

李潇潇一噎,有点纳闷,心想:叶老师怎么老惦记着她的报告她也不知道团长总共写了多少份……

她咳了一声,说:“写了挺多的,我也不记得总共几份。老师,我回头数数看,您放心,都有认真写的。”

嗯,团长办事,她放心,一定是能拿去当报告范本的那种级别。

结束通话后,李潇潇回到营地,队友们也刚才文工团那边回来。她朝卢秀娟问:“师姐,今天他们那边怎么样了?”

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上了轨道,其实李潇潇等人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目前宝安县范围内已经没有逃港人,重锋给当地公安和武装民兵做了规划,并指导他们需要注意在哪些地方设防和巡守,平日军区尖兵也和他们一起实战,当地对逃港巡防的敏感度提升了很多。

至于文艺方面,得益于前期打的基础,百姓们现在热爱文艺。

他们学会了科学种菜,并且对桑基鱼塘的模式充满期待,每个月还能有一次尝肉的篝火晚会,因为物质条件得到补充,所以他们在精神上也更加投入。

而在这未来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的,就是宝安县文工团。

现在的县文工团已经不是从前村民们讨厌的样子了,上至文工团团长,下至演员,所有人都尽心尽力地付出。

他们白天要抽时间跟文艺兵学习《回家》等话剧,晚上如果遇到有演出的时候,他们还要分头行动:一批负责表演,一批负责到没被安排看表演的公社里,教农村文艺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