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第3/4页)

杨海燕给秦奶奶买的是一只黄金手镯和一支暗红色的发簪。其实秦奶奶有黄金手镯的,在云襄县的时候,杨海燕也给她买过,不过那支手镯细一些,没什么花纹。没办法,秦奶奶不舍得要粗的黄金手镯,而且云襄县因为偏僻和贫瘠,也没什么好东西。所以黄金手镯的做工也不精致。

但是这一只黄金手镯不同,手镯不是宽版的,上面的图案非常的富贵,是京城里的老太太会戴的。再加上那暗红色的发簪,是玉质材料,这个颜色也适合秦奶奶这个年纪的。

秦奶奶看到东西,嘴巴乐的合不拢了,但还是颇为心疼的说:“这丫头,就是话这个冤枉钱。”

秦母到:“孩子孝敬您,您只管收着就是了,现在啊,咱们就是享福的时候。”

秦母也得了两样首饰,手镯也秦奶奶的一样,这个不分年纪。但是发簪不一样,她的发簪是一支暗绿色的玉簪,簪头刻着一朵玉兰花,看上去比秦奶奶的那支又年轻些。

秦二婶看着她们的首饰,好生羡慕。她心想,什么时候牛蛋成亲了,让她媳妇也给自己买这些个首饰呢。她的想法很简单,牛蛋成亲了,肯定也是留在京城的,那她儿媳妇不得给她从京城买这个啊?

杨海燕买的首饰是没有秦二婶的份的,不过她买的布料里倒是有秦二婶的一块。

秦二婶拿到布料,一扫刚才的酸意,笑的满眼欢喜。

秦母接着道:“今日高兴,大家都在这里吃饭吧,二弟、二弟妹也一起。”

秦二婶马上答应:“哎,那我就不客气了。”

秦爷爷秦奶奶自然也没有反对,一家子虽然分家了,但是也很融洽,这样的日子就很好。

京城

杨海燕今天也很累,在承恩侯府应付人可真不是人干的。不管是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还是走路的姿势、坐着的姿势,都要刻意,随时保持着这些礼仪,所以,她才抗拒来京城。就比如今天,一不小心,湘瑜县主就可以斥责她。

但是,她不能因为自己抗拒这些,就断了秦放的“事业”。

给儿子揉了一会儿肚子,见他睡的熟了,杨海燕去熟悉了一下,也睡了上去,睡的时候,还把儿子搂进怀里,暖呼呼、肉嘟嘟的小朋友,实在是太好抱了。

不过说起来,儿子都两周岁多了,她和秦放的床事也不算少,主要是秦放体格好,对这种事情比较勤,只是到目前为止,她都没有怀上二胎,着实有些意外。杨海燕倒是想再生一胎的,儿子女儿都无所谓,两胎的话走动起来也不会寂寞。

想着乱七八糟的,杨海燕渐渐睡着了。

等杨海燕再次醒来的时候,床上只有她一个人,儿子已经不在床上了。两周岁的小孩已经会利落的爬床了,秦霖阳醒来后,乖乖的没有吵醒他娘,自己下了床,拎着鞋子找门口的婆子给他穿上,然后去玩了。

“霖阳呢?”杨海燕问门口的婆子。

婆子道:“小公子去了自己的院子,同秦毅和秦翱在一块儿。”

杨海燕点点头,便去儿子的院子逛逛。

还没进院子,杨海燕就听见儿子在那边叫:“菜怎么还不熟?加火加火……”

杨海燕很是好奇,听着儿子的声音是从院子里发出来的,而不是厨房里啊。那什么烧菜、加火是什么意思?走进院子里,看见儿子蹲在地上,一起炖着的还有秦毅和秦翱。至于火什么的,那倒是没看到。杨海燕走进几步,听到她儿子又说了:“狮子头狮子头……狮子头好了,我最喜欢吃了。”

杨海燕忍不住想笑,她儿子喜欢吃肉。

秦毅和秦翱看见夫人来了,赶忙起身行礼:“见过夫人。”

秦霖阳知道夫人就是她娘,他有两个名字:秦霖阳和小包子,他爹有两个名字:秦放和秦将军,他娘也有两个名字:杨海燕和夫人,他们家的人竟然都有两个名字。听到他娘来了,他转过身:“娘……”

这奶声奶气的声音,听的杨海燕心都痒痒的,只不过,看见现场,她又是好笑的问:“你在干什么?”只见院子里搭着一堆石头,石头上面放着一只碗,碗里面放着一块竹板。小时候谁没有玩过家家酒呢?杨海燕小时候就经常和同学玩,不仅玩家家酒做饭,还有把衣服包在一起当女儿等等,现在看到这些,她就知道儿子在玩家家酒了。

秦霖阳小朋友指指碗里的竹板:“煮菜,狮子头。娘,怎么没有变狮子头?”小朋友虽然没有什么记忆,但是临近几天的事情还是能记得的,他记得在金钱酒楼的时候,选一块竹板,就可以煮成一道菜。于是,他今天也想煮菜,还找了竹板,可是没有煮出狮子头。

杨海燕真是哭笑不得:“你要吃狮子头得和厨子说,厨房里的昆婶。但是呢,你中午吃了狮子头,晚上就不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