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3/4页)

“博雅公司性质如何,是骗子还是正经生意,班内特先生当然心中清楚。”林玉婵十分入戏,宣读圣旨似的,又看一眼“班内特来信”,说,“他也料到庭中会有人发出如此质疑。因此他请求传唤下一位证人。”

赫德的秘书金登干咳嗽两声。

“我……呃,我谦卑地代表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先生,向尊敬的法官以及各位可敬的租界居民,说明一下博雅公司的情况……”

赫德公务繁忙,依然派了秘书前来作证。不仅是因着和林玉婵的交情——赫德本身也看不上马清臣的小人做派,觉得他往上爬得不够光明磊落。

同是服务于中国政府的英国人,有时不免出现利益冲突,或是见解不合,两人互不相让,谁都没法用特权压人。

因此,赫德也寻思给他个小小的教训,让他知道,即便是英国人,在中国也不能为所欲为。

金登干秘书开口,从博雅公司的前老板容闳开始,说明这个公司的人员和业务如何靠谱,如今林小姐执掌博雅,应缴税款年年上升,并且从不拖欠,说明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更可贵的是,今年海关从德丰行订购的茶叶半途出问题,还是博雅公司紧急救场,不计成本地提供了茶叶替代品,让海关职员不至于茶叶断顿……

几年来,一点一滴的小事,被赫德条理清晰地列了两张纸。用不着什么夸张的语气和修辞,就能看出这个华人外贸公司确实是脚踏实地、稳健发展,是一个合适的投资对象。

人群中浮起一阵轻微的嗡嗡声,表示赞同。

林玉婵向金登干秘书点头致以感谢。

“班内特先生认为,如果马戛尔尼太太的父亲还在世,也定然会同意她将一部分嫁妆投资给博雅公司。”林玉婵接过话头,“博雅公司的老板是女子,这并非它的弱项;恰恰相反,正因为此,马戛尔尼太太才能毫无顾虑地跟她进行投资交流。如果换成是男人执掌的公司洋行……”

马清臣低声斥道:“诡辩!”

不过这诡辩还真挺有道理。“女人投资女人”,不容易惹风言风语。

被林玉婵这么一提醒,旁听席中有人笑道:“是啊,马戛尔尼先生,你的太太体贴你,爱惜名声,这才找到林小姐的公司进行投资——全上海怕是很难找出第二家如此优秀的女子产业——难道你愿意你的太太每天出入男人扎堆的地方,跟他们一起抽着烟,端着威士忌,高谈阔论什么利润和分红……”

洪卑爵士:“肃静!”

法官也头疼。这租界法庭真是如同儿戏,旁听观众还带随便发言的,以为开酒会呢!

马清臣瞥一眼门口。由于天气炎热,大门敞开,能看到走廊外面的领事馆工作人员走来走去。

没看到泰勒律师的身影。

马清臣压下心中的焦躁,叫小厮给自己换了一杯茶。

律师出去临时替他办点事,应该就个把钟头的事。怎么还不回来?

但马清臣依旧胸有成竹,字正腔圆地慢慢讲话:“在下也请求传唤几位证人……”

整个租界里和他有点交情的人,今日几乎都受邀前来作证——无非是洋行职员、工部局办事员、教士、军官,全都是体面人,大家一个接一个的发言,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证明马戛尔尼先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绅士,具有正直、善良、聪颖、尊重妇女的品格。他拿走妻子嫁妆的举动,并非出于贪婪,而是真正为自己的爱妻着想……

证人们事务繁忙,有些人行色匆匆,迟到了好一阵,汗还没擦干就坐上证人席;有的说完话就告罪离开,一句话也不多回答。

这个单调的环节又持续了一个多钟头。午后的日头晒热领事馆的洋楼顶,窗外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丝风也吹不进。

“没新意。”维克多打呵欠,嘟囔道:我也能找出一打人证,证明本人是个洁身自好、跟女孩子说话就脸红的纯情大男孩……”

不少人都知晓维克多的尿性,一阵臭味相投的哄笑。气氛愈发不严肃。

大家也都看出来了。马清臣在拖时间。

洪卑爵士也有些不耐,低声提醒:“马戛尔尼先生,这些千篇一律的证词并不会对你有太大的帮助。如果你的律师先生不及时回来,我也可以宣布开始判决……”

他又转向林玉婵:“如果原告方还有补充证据……”

“没有了,法官大人。”林玉婵从容说,“班内特先生等候公正的判决。”

她说完这句话,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不安。

从场面氛围来看,自己和康普顿小姐准备充分,不论是陈述还是证词,都得到了旁听众人的充分同情。法律也站在她们这一边。而马清臣呢,他那傲慢的态度本身就不讨喜,为自己辩护的陈词也无甚亮点。只有几位上了年纪的保守人士对他表现出明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