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第2/4页)

马清臣断定,这个神秘的班内特是一切的突破口。他身上肯定有问题。

“E.C.班内特到底是谁?他的名字怎么拼?到底有没有这个人?”

不过林小姐的心理素质比他预想得高。被他诈了两句,她镇定自若,反而笑了。

“按法规,庭审结束之前咱俩不应该说话。”

她快步走回自己的席位。

也许有人会对那个不存在的E.C.班内特产生怀疑。这她已料到了。但谁主张谁举证,只要没人能甩出决定性的证据,班内特的人设就不会塌。

但不管怎样,要速战速决。

*

可是出乎意料。当大多数人重新回到席位上时,马清臣身边的座位却空了。

泰勒律师的招数也并不是永久有效。在休庭的时候,洪卑爵士已经严肃和他谈话,警告他不要卖弄辞藻,给书记员增加无端的压力。

“我的律师先生已申请离开片刻,出去……嗯,临时取证。”马清臣捋着胡须,警告地瞪了一眼林玉婵,“班内特先生还有什么问题,我可以直接回答。”

林玉婵一怔。讨厌的律师离开了?合规吗?

租界里的小法庭,一切随随便便,法官批准了就算合规。

林玉婵并没有觉得轻松,直觉觉得这律师不干好事。

马清臣欠身,用恰好让林玉婵听见的音量说:“林小姐,麻烦你转告我的太太。现在撤诉,还来得及。我会写欠条……”

林玉婵朝他翻个小白眼,心想等你还上钱,博雅坟头草都二尺高了。

马清臣双眼一眯,“否则等我的律师回来,你们大概会不好收场。”

林玉婵心里一跳,假装没听见,翻开一封新出炉的“班内特先生来信”。

“班内特先生其实还给我写过一些其他信件,此前被我忽视了,刚刚才拆开。我请求将这些言辞作为补充陈述。”

法官点头。

“班内特先生想请教您,为什么您——一个英国人,身在中国,会认为对自己太太的嫁妆处置,会比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华人要出色呢?”林玉婵不客气地询问,“据他所知,您并不是投资专家,也没在中国做过一天的生意,甚至连银两和英镑的汇率也要靠询问秘书……”

“我有作为男人的敏锐直觉。”马清臣这次不敢托大,用英文回答,“我有义务监督我的太太,不能让她的财产落到骗子手里——对了,大家也许不知道,这位林小姐拥有一个外贸公司,而拙荆想用她的嫁妆进行投资的标的,恰好是林小姐的公司……”

他抛出这个重磅炸弹,满意地听到一片嗡嗡声。

这是指责林小姐今日动机不纯,上法庭纯为自己的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猜测也不全错。要不是有金钱的激励,林玉婵才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站在这个险恶的风口上帮郜德文打官司。

许多双目光霎时看向林玉婵。

她对此早有准备,笑道:“首先,我想提醒法官大人和在座各位,我今日只是代表E.C.班内特先生前来诉讼,只是他的喉舌。至于他为什么选中我,我想等他病好以后,大概会在报纸上和诸位分享他的心路历程。其次,马戛尔尼太太想用嫁妆投资一间商铺没错,但博雅公司并非她唯一的投资对象。”

她向法官请示:“班内特先生申请传唤证人。”

奥尔黛西小姐和缓地自我介绍,在胸前画十字。

“没错……这位善良的太太,从小就是虔诚的教徒。她许诺用嫁妆开办一所女子英文学校……我的几个学生正在那所学校学习英文,很快就能研读《圣经》……可是没了经费,这些可怜的孩子眼看要失学……”

奥尔黛西小姐是租界中居住年限最长的居民之一,她就像个和蔼的邻家老太太,每天准时出现在清晨的钟声里。也许并非所有人都叫得上她的名字,但都对她怀有一种天然熟悉的好感。当这些侨民回到家乡以后,这个穿着古板碎花洋裙的身影,会镌刻在很多人的远东记忆当中。

她今日友情出来说句话,立刻拨动了许多人心中的天平。

大家再看向那一言不发的马戛尔尼太太,目光中添上更多的同情。

“哦……原来如此……”

所以,马戛尔尼太太计划用一部分嫁妆做慈善。这是正儿八经的英国贵妇的美德,做丈夫的不应该阻止。

马清臣冷笑。

“如果让我替拙荆规划嫁妆的用途,我当然也会拿出一部分来做慈善,而且会比她自己那业余的做法要更有效。”他说,“至于投资,我会为她成立一个信托基金,选择一些正经的外资公司,至少有一个资深年长的绅士经理来掌舵,而不是……”

他笑笑,很大度地咽下了对博雅公司的一串形容。但不言而喻,后头那些评价不会太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