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5页)

四里水路走起来也得花一阵时间。林玉婵好心破冰,于是回想徐寿书房里那些模型,试探着请教了他一些简单的理化知识。

十分钟后,徐建寅仿佛换了个人,兴致勃勃地谈天论地,其他三人插话都插不进。

“……还有一次呀,家父造黄鹄号,有个步骤始终弄勿清爽。我偷偷演算了三天,给他讲通了。家父就说呀,可惜大清不像外国,没有皇家科学院,否则我也会很有前途个!不过没关系,我大哥在读书考秀才,家里有他一个就够了呀……”

在那软软糯糯的科学讲座声中,林玉婵跳上船舷,笑嘻嘻挥手:“我回来啦。”

“这么久。”苏敏官早等在那里,胳膊上挎着件长外套,故意板着脸问:“船上是谁?”

“安庆内军械所的……专家。”

林玉婵说着回头伸手,打算将还在软梯上挣扎的徐建寅拉一把。

梯`子上和甲板上,有两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她想起来入乡随俗,若无其事收了手,等几个船工七手八脚把徐建寅拽上来。

苏敏官看清来人年纪,有点惊讶。

“……专家?”

林玉婵认真提醒他:“以貌取人会翻车的。”

对此苏敏官应该深有体会。多少人因为苏老板的年纪而轻敌,最后都被他心狠手辣地坑于马下。

苏敏官摇摇头。他的小姑娘,天生招怪胎体质,他早习惯了。

顺手抖开胳膊上的外套,轻轻围过姑娘的窄窄肩膀,一边系扣,一边温和地责备:“也不多穿点。”

林玉婵浑身一紧。这众目睽睽的……

不过他也就是点到为止。灵巧地给她扣好扣子,掸掸平,微微一笑,回身招呼徐建寅,礼貌寒暄。

“徐公子仗义相助,实在是无以言谢。里面请。”

徐建寅嘴巴微微张开,飞快地瞥一眼林姑娘身上的外套,苏敏官的一堆客套话左耳进右耳出,只晓得愣愣点点头。

又觉得自己像是误入妖怪洞了……

就算是他亲妹,他也不好意思当众这样啊。

……在家里也没有过。

苏敏官朝他友好地招手:“轮机室在这边。要不要先吃点夜宵?”

徐建寅猛地摇摇头,拽回自己脱缰的三观,拔腿跟上。

他先去了操舵室,查看仪表地图,询问了船工几句情况。

忽然,徐建寅目光定住,看到了角落木架子上,一个绘制精美的硬木地球仪。

他喜出望外,分心过去拨拉两下,眼睛里几乎冒桃心:“林姑娘,你这里果然有地球仪!这么大一个呀!”

林玉婵连忙“嘘”了一声,让他轻点讲话。乘客们都睡觉呢。可不能让他们发现露娜半夜动手术。

然后她奇怪:“我以为你们这些搞博物学的,都得人手一台呢。”

“哪能呀。”徐建寅无奈笑笑,“就曾大帅府里有一个,不会轻易给人看。整个内军械所里,几十个精研博物格致学的叔伯,都盼着有这么个东西长见识。大家凑钱请人去上海买过,一个最小号的粗制滥造品,洋行要价五十银元。那中间人还要抽五成佣金,买回来几天就散架了,后来大伙便死了这心。……不过家父有一套《瀛寰志略》,里面有临摹出万国地图,虽然粗糙,但也能看的呀……”

徐建寅一边说,一边下舷梯往轮机室,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看。

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科学家,就是这种研究环境。想睁眼看世界,连个地球仪都搞不到。

毕竟,现代地球仪的制作,要依托最高精尖的测绘技术,这些科技都被西方诸国垄断着。材料所限,又不能印刷,得让西人工匠一笔笔手绘,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苏敏官得到这地球仪纯属偶然。如果普通人要买,得通过洋行辗转订货。买到好的坏的全凭运气,总不能越洋去申请退款。

林玉婵心中涌起一阵小小冲动,悄悄瞥一眼旁边苏敏官,轻声说:“可惜这地球仪是别人送我的礼物。不然给你也行啊。”

徐建寅反而慌忙推辞:“不不,太贵重了,林姑娘说笑。既然是别人送的,你要好好留着呀,将来是传家宝!——其实就是个玩物呀,不要紧的……我不稀罕,哈哈……”

林玉婵停住步子,沉思片刻。

她有点不好意思,凑到苏敏官身边,指着那地球仪,问:“到底多少钱?”

别看小少爷平时精打细算,有时候纨绔瘾上来,也会做一些一掷千金的傻事。德林加小手`枪就不说了,救命的物事,多贵也得配;就说上次送她的旁氏面霜,林玉婵后来偷偷问了市价,立刻就舍不得再往脸上糊,每天很穷酸地蘸一丁点,好好的面霜用成了眼霜。

苏敏官:“都告诉你了,是洋行送来抵货款的,大清国根本买不到。如果到欧洲去买……不算运费,起码得一百银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