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4页)

“那可真是不巧,”金嬷嬷感叹,正要再说些什么,突然旁边花园内传来一女子的呼喊声,声音热切而幽怨,“真姐儿!真姐儿,玉真——”

金嬷嬷脚步一停,转头望去,刘玉真也是一顿,缓缓转头。

却是一个满头珠翠,身着一件粉红色袄裙脸蛋略有些圆胖的女子从假山后头走了出来,冲着她高兴地喊道:“真姐儿!”

金嬷嬷皱眉,“王姨娘?您怎么在此处?”

被叫做王姨娘的正是已经改名为王玉怜的王月怜,她高兴地走上前来,“真姐儿,我一直在这里等你呢,可算被我等到了……”

刘玉真淡淡地望着她,“王姨娘。”

一个欲说还休一个装傻不问,时间竟是停滞了。

金嬷嬷冲王姨娘身后的丫鬟道:“夫人嘱咐了要给王姨娘做双月子的,你们怎么让她就这么出来了?若是有什么不好你们怎么和夫人交代?”

“况且陈太太是夫人的贵客,你们就让王姨娘这样冲撞,回头都去洗两日衣裳记记性子,还不快带她回去?”

又对着刘玉真解释道:“这都是下人们的疏忽,还望陈太太莫要怪罪。”

“放开我,我要和真姐儿说几句话!”王姨娘推开了上前拉她的丫鬟,冲着刘玉真道:“真姐儿,我有话要和你说。”

金嬷嬷看了看刘玉真,犹豫道:“这……”

“王姨娘几次三番地找我,想来是有什么急事,”刘玉真见躲不开了只好道:“不如请嬷嬷安排个僻静的地方,我瞧着那边的亭子就很不错。”

于是金嬷嬷就请她们两个坐到了湖边的亭子里,另上了茶点,这个亭子四处都没有格挡的,刘玉真坐下没多久便觉得有暖风徐来,再待下去恐怕就要出汗了。

“不知王姨娘找我有什么事?”她率先问道。

王月怜不答,神色反而有几分哀怨,“你以前都是喊我王姐姐的。”

刘玉真一顿,道:“如今身份有别。”

以前王月怜是她表姐,自然是喊王姐姐、王表姐之类的,但是如今她是知府的姨奶奶,若她再喊“姐姐”那就是下自己的脸,若她喊“表姐”那就是打于夫人的脸,怎么样都不合适。

不如喊一声王姨娘,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况且就如她在于夫人面前所说的,她们两个的确不是很熟,王月怜在刘府住的那一年多里和二姐姐最熟,以至于她如今的一些举止都有些像,其他几位姐妹交情都是泛泛。

王月怜一滞,“算了,不说这个了,我让二嫂托你的事,你怎么没办啊?我好心好意给那陈文博引见老爷,他竟不领情?既然不想见老爷那为何今日又来了?”

“要我说何必这么麻烦,你们当初直接答应了不就好了?”

刘玉真笑望着她,一时间觉得于夫人能让她生下长子真是一点都不意外,遂实话实说道:“你说的陈文博是今科贡生,十年寒窗如今的他也是被人称一声‘老爷’的人,他想要来拜访知府随时都可以来。”

“事实上他现在就在前院和知府大人说话,不必谁引见的,王姨娘你费心了,但是陈文博他并不需要,而且他与王家非亲非故的,也不愿劳烦。”

“怎么是非亲非故呢?”王月怜道:“他的原配珠表姐就是王家的外甥女啊,他也是王家的外甥女婿,怎么非亲非故的,真姐儿你莫不是糊涂了?”

“当年你使了手段嫁给了他,不顾王家的反对,如今竟连他是王家外甥女婿的事都要否了?”

刘玉真神色渐冷,整个人如一尊冰雕般沉默了许久,而后缓缓问道:“当年?你说的是王家特特派了大老爷来,说服二叔以及几位族老,想要把我和三姐姐、四姐姐送去给人做妾的当年吗?”

“还是你嫌贫爱富,在我大哥哥面前毛遂自荐的当年?”

王月怜一听,脸色顿时涨得通红,手指一抖一抖地指着她道:“你,你……”

刘玉真站了起来,“母亲曾跟我说,这世间为子女难,为女子更难,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死从子。作为未出阁的女孩儿,我父死兄死,外祖家远在京城鞭长莫及。”

“母亲虽有几分才干但她守寡多年,在家中有的只是表面的尊荣,我的婚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叔,若二叔真的定下了主意,那母亲也奈何不得。”

“你跟我说当年,那我也来与你说一说当年。”

“当年冬天很冷,祖母举办了一场赏花宴,宴席上出了两件事,这你都知道我也就不说了。”

“而后没两日,你父亲,王家大老爷就来给祖母请安,带了个信儿来,说是府城新上任的知府于大人,年近四十依然无子,家里欲纳一姨奶奶延绵子嗣。”

“为此特请了一位有道行的道爷,卜算出‘北、玉’二字,即北边,名字里带了‘玉’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