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4页)

刘玉真跟在她身后往里走去,“多谢金嬷嬷,小少爷可好?说来惭愧我家老爷前些日子病了,脱不开身不然满月宴那日定是要来的。”

“小少爷好着呢,”金嬷嬷呵呵笑,“自脱了娘胎老爷便做主抱到了夫人屋里来,毕竟是老爷的长子,夫人疼得跟什么似的。”

这话不好答,于是刘玉真也跟着笑。

一进了门,便有轻微的凉风徐来,却是两个冰鉴在角落里摆着,随后屋子的另一边是一个身着半旧褙子,头上带着寥寥两只玉簪子的夫人,她正拿着一个铃铛在逗弄着榻上那胖乎乎的小婴儿。

旁边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激动地道:“轩哥儿动了!娘,你看轩哥儿的眼珠子动了!”

“你小时候也是这般,”那夫人声调柔和,“听到这铃铛的声音那眼珠子就转来转去,精神着呢。”

“大姐姐也是这样吗?”那小姑娘又问。

“对,”知府夫人答道:“你们两姐妹都一样。”

“夫人,陈太太过来了。”金嬷嬷轻声道。

于夫人转过头,露出一张平平淡淡的脸,“快请进,”她站了起来,上前了几步,“这就是陈老爷的太太吧,瞧着很面善呢,嬷嬷去把我的好茶取来。”

“妾身刘氏,见过夫人。”于夫人有诰命在身,刘玉真朝她行了一礼。

“快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于夫人金氏扶起她,仔细瞧了瞧,笑道:“像,你与你母亲长得像。”

“夫人认识我母亲?”刘玉真惊讶道,她从未听母亲提起过这件事,如果她们真的有交情母亲不会不提的。

“我们都在京城长大的,少时见过几次,你母亲那会儿机灵着呢,我们都比不过她,”于夫人请她坐下,“如今好些年未见了,你母亲身子可还好?”

“托福,母亲身子康健。”既然交情不深,刘玉真就礼貌地回答。

“那就好,这身子好了比什么都强,”于夫人拍了拍她的手,招呼她的小女儿过来,“恬姐儿,快过来见过陈太太。”

恬姐儿走过来,端庄地行了一礼。

刘玉真起身避让,也还了一礼,“二姑娘,”示意桂枝取见面礼,“这是前些日子在三姐姐的铺子里瞧见的,好看得紧,二姑娘和小少爷拿去玩吧。”

这是一套花鸟图样的头面和一套适合小孩儿用的文房四宝,头面小巧灵动适合小姑娘戴,文房四宝送陌生小男娃也是寻常妥帖而不出错。

甜姐儿看看母亲,见她同意便伸手接过了,“谢谢陈太太。”

“这是孙二奶奶铺子里头的吧?”于夫人略瞧了瞧,“如今府城里头时兴得很,让你破费了。”

刘玉真道:“一些小玩意罢了,姑娘喜欢就好。”

三人坐一处闲话,于夫人问她,“陈老爷如今可痊愈了?他病了这一场把我家老爷吓了一跳,幸好吉人自有天相,后听闻他渐渐好转,这才放下心来。”

“已大好了,”刘玉真答道:“此前要照顾他,也不好出来走动,还未曾谢过您打发人送来的药材,可帮了大忙。”

她起身,再度谢过。

“有用就好,当不得如此。”于夫人拦住她,“我们女子啊,夫就是天,这天若是塌了那可了不得。”

“您说得是。”刘玉真附和。

闲话几轮,于夫人突问道:“今日听闻你要来,王姨娘高兴得很,她说你们从前是闺中密友,也是许久未见了,你可要见见她?”

刘玉真心道果然来了,脸上却是一怔,疑惑着反问道:“王姨娘?”

“瞧我,”于夫人懊恼地拍了拍额头,“忘记和你说她是谁了,就是在你们刘府住过一阵子的王家八姑娘,玉怜,如今她是我们府上的王姨娘。”

“原来是她啊,”刘玉真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的确是许久未见了,我少时身子弱,母亲都将我拘在屋里,后来有一日在祖母屋里瞧见一个好看的大姐姐。我奇怪地问过母亲,她说是王家送来服侍祖母的。”

“祖母年纪大了,有时候会格外想念娘家人,她一直陪伴在祖母身边是个孝顺的。我与夫君定亲后到庄子上小住了一阵子,回来就不见了她,的确是许久未见了。”

“竟不知她到了贵府,也是巧了。”说完了这些,刘玉真端起送上来的茶饮了一口。

“可不是,巧得很。”于夫人笑盈盈的,却是再不提让她们见面的话。

夫妇两人一个在前院,一个在后院,由主人家陪伴着用完了午膳,再喝了两盏茶,便起身告辞了。

走的时候也是金嬷嬷送她,“陈太太很该在府城住长久些,我们府城的慈怀寺香火旺盛得很,还有那秋水湖也是一景,秋天的时候满天满地的红枫叶,好看得紧,姑娘太太们都爱去呢。”

刘玉真跟着缓步慢行,“那下回再来可要去瞧瞧,只是这回却是不巧,我家老爷病了这么些日子,归心似箭,家里长辈和孩子们也等得焦急,不日便要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