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4/4页)

赵珍珍笑着点点头,给王桂生倒了一杯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一口气喝了半杯才不紧不慢的说起来了,她是从当时局势刚刚开始发生变化时开始讲的,不过还穿插了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当她说到国家因为经过了错误的路线和□□,不但老百姓温饱都成了问题,这也大大挫伤了某些领导的自信心,这个时候正好有人提出要彻底清查在人民内部的资产阶级破坏分子,但实际上不过是转移矛盾和注意力,从中牟取私利罢了。

一般人听不懂这话的意思,但王桂生一下子听懂了,他立马变了脸色,皱着眉头问道,“这话你是从哪里听到的?陈友松?”

赵珍珍摇摇头,说道,“二叔,陈市长很忙,没工夫听我说这些,这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呢!”

王桂生盯着她看了两眼,说道,“你记住了,这种话不要再跟别人说了,那除此之外,你还琢磨出什么来了?”

赵珍珍笑着说道,“二叔,您应该听说了吧,我第一次有幸被陈市长接见,是因为拍了一场《战平城》的文明戏,但其实这不是巧合,我组织这场戏的目的,就是要提醒陈市长,局势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王桂生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紧紧盯着赵珍珍,不信任的说道,“你的意思,你比陈市长消息还灵通?”

赵珍珍大言不惭的点点头,说道,“我这个人没有别的优点,但对于局势还是相当敏感的,当然了,并不是凭空而来,我是根据当时报纸上的文章来推断出来的!”

的确,这次运动一开始,就是京沪两地的报纸在打架。

赵珍珍的话王桂生当然是不信的,如果她这么能耐,陈友松又不傻,为什么不让他这个侄媳妇留在身边工作?而是岗位调来调去,虽然级别是升了一些,但这么机灵的人物儿,在农场小学那种地方当校长又有什么前途呢?

当然了,赵珍珍毕竟是个女同志嘛,女同志走仕途有天然的弱势,那就是心太软了,她去农场小学工作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侄子王文广!

虽然不相信她话,王桂生还是十分感兴趣的问道,“那你对以后的局势怎么看的?”

这正是赵珍珍准备要说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