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2/4页)

小胡用力点了点头,转身准备走了。

王文广忽然想到一件事,又叫住他了,说道,“小胡,你师母前几天还问起你了,反正你在这里也没事儿,要不,你跟我回去吧!”

胡利农当然很想跟着去,王文广在治学上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平时也不是一个风趣的人,但师母不一样,师母为人温柔可亲,仅有的几次接触都对他很好,特别是今年过冬得知他没有棉衣,还把老师的一套旧棉衣改了改送给他了,而且老师家的几个孩子也很有趣。

去老师家还能吃到各种好吃的热气腾腾的食物。

但尽管如此,他也没有被冲破头脑,还保持的政治上的清醒,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和老师都是劳改犯,而且老师和师母已经离婚了,师母现在还在农场小学担任校长一职,平时老师回家都要偷偷摸摸的。

他一个青年男人跟过去算什么?按照他的性格,不出门是不可能的,但他不能让人说老师和师母的闲话!

胡利农坚决的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去!好不容易歇下来了,我明天要去山上打兔子,后天去街上闲逛,大后天就是除夕了,帮着吴校长做年夜饭,至于初一到初五,就天天睡大觉好了!”

就这么一瞬间的功夫,他已经把自己这几天的活动都安排好了。

王文广嘱咐道,“你上山要注意安全啊,最好不要一个人!”

小胡点点头,说道,“老师放心吧,明天我拉着林老师一起去!”

好不容易捱到天黑,王文广手里拿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大步流星的出了门。

回到家中,赵珍珍正在和孩子们吃饭,看到他回来又惊又喜。

她一边盛粥一边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们不放假了呢,年后什么时候上班?”

王文广舀水洗手,也笑着说道,“可不是吗,年后初六上班!”

农场小学的特长班在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科目种类越来越多,就连象棋也有了一席之地,王建昌听说后立即就兴冲冲的报了名,放年假之前已经学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了,三宝自认为经过老师的指点,自己的水平进步了不少。

当然了,也许能赢爸爸的可能性不大。

王建昌高兴的说道,“爸爸!你既然放假了,能不能教我下棋啊!”

王文广刚坐下来准备喝粥,闻言看了一眼儿子,自然看到了他不服输的小眼神儿,就笑着说道,“好啊,不过,等一会儿爸爸吃完饭要先和你杀一盘,我要看看你现在的水平怎么样吧,不会下降了吧?’

王建昌立即拼命摇头,差点就说出来自己参加了学校象棋兴趣班的事情。

赵珍珍没注意到父子俩的官司,而是另有事情跟他商量,“文广,我昨天去了一趟农场,听清芳姐说,教三宝的田老师风湿病翻了,走路都不利索呢,他这种情况我问过何爷爷了说是他们家有祖传的膏药,明天就能配好,要不,你去农场跑一趟?”

王文广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听吴校长说,现在农场吃得很差,另外再准备一点吃的吧,给章教授也捎一点!”

赵珍珍应了一声儿。

第二天下午,王文广给田润生和章文田送完东西,回家的路上路过科技部,他往院子里张望了两眼,没发现任何人,正准备继续往前走了,小胡从里面走出来了,看到他挥挥手大声说道,“老师!有你的信!今天上午刚到的!”

自从被下放后,王文广和其他人联系的越来越少了,起初小时的同学还来过一两次信,但他怕连累人家一律没回,这样一来,除了妻子赵珍珍,渐渐没人给他写信了。

当然了,赵珍珍在惠阳时还会偶尔写信给他,调到农场小学以后,也没再给他写信了。

王文广疑惑的走过去,接过信封一看,上面的字迹很熟悉,这是一封父亲王稼轩写的信。

回到家后,他喝了一碗热水才拆开信。

王稼轩的信写得很简单,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去他们全家六口回平城过年。理由也写清楚了,第一他和曹丽娟都很想念儿子和孙子,第二王文广的叔叔王桂生要回平城来过年,一大家子能团聚非常难得。

王文广看完信就皱着眉头没说话。

赵珍珍好奇地问道,“谁来的信啊?”

王文广将信递给她。

赵珍珍飞快地看完了,笑着说道,“前几天建民和建国还说起爷爷奶奶了呢,按理说,咱们也因该回去一趟了!”

说实话,王文广没想到赵珍珍会有这样的态度,因为他自己也是不太情愿回去的。本来假期就这几天,来回在路上就要花去两天的时间了,还不如就呆在现在的家里,陪妻子说说话,和儿子们玩一玩儿,比什么都来得更滋润。

然而既为人子,王稼轩和曹丽娟作为父母整体也是及格的,何况中间还夹着一个久未露面的二叔,他虽然不情愿,还是必须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