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行凶

韩彻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很是黯淡。

“你可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要派人去衙门寻你了!”柳氏一边唤人赶紧把餔食摆上,一边这般说道。

“今日公务略多了些。”韩彻回道。

虽然直到白天/朝会快结束前,韩彻才刚被皇帝任命为新的盐铁使,然而对于盐政的改革,事实却是已经筹备了许久。

如今任命一下,各项事务自然就立即开展行动。

“今日特意给你用赤箭炖了鸡,二郎你要多吃些。”柳氏就说道。

柳氏口中的赤箭其实就是天麻,因为尚未能人工种植,再加上天麻生长期间既不长叶子,也没有根须,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在时下天麻可是还被人们称之为神草。

虽然已经开春,天气温度却还没那么快上升。

在烧着碳火的温暖的屋子里,再来一大碗热乎乎的天麻炖鸡汤喝下去,将韩彻刚赶路回来所携带的寒气瞬间一扫而空。

“锅里的天麻炖鸡继续给你炖着,想吃了就让阿三去给你盛来。”吃完餔食,柳氏如往常那般交待道。

“今晚不用了,我想早点休息。”神经紧绷了一整天,韩彻这时候只觉得脑子都在发胀。

“那好。”柳氏却一下子就高兴了起来。

四娘也在一旁忙问道:“那我现在就去让人给二兄准备热水?”

“好。”韩彻冲四娘笑了笑。

四娘顿时就高高兴兴的连忙往厨房走去,柳氏也跟着一起出去的,她边走嘴里还边念叨着要给韩彻准备一个脚婆塞被窝里。

盐政上的事,韩彻之前从未往外透露过半分。

柳氏和四娘对政治上的敏锐度也是远远不如三娘,她们这会真就只是纯粹的见着韩彻能早些休息而感到高兴。

等到韩彻洗漱完,躺在床上时,脚婆已经将被窝捂得热乎乎的了。

第二天醒来,韩彻精神奕奕的去上朝。

才刚经历完昨日的事,朝臣们在见到韩彻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显得越来越微妙了。

到了此时此刻,稍微有点脑子的都已经反应过来,韩彻对于盐政改革一事乃是筹谋许久的行动。也知晓在这之前,皇帝是早就知情。

只是他们不清楚,前期韩彻筹备的这些举措行动里,皇帝究竟参与了多少。

但最起码可以肯定的是,将韩彻升任为吏部尚书,还有在年前着吏部考课各州郡官吏,并严惩不少地方官吏一事,皇帝不仅早就知晓,还协助配合了韩彻一把。

“过去都太过轻视那韩彻了。”越是这么想下去,在昨日的朝会散去后,不少人私下里便都忍不住这般感叹了起来。

事实上,他们还忽视了皇帝。

作为曾经的大皇子,在早前的党派之争里,这位皇帝一直都表现的很是隐忍。

可实际上,能在拥有极重的猜忌心的老皇帝面前做好掩饰,还在当时是由昌王一党把持着朝政,更为有利的形式下,直接以军队武力来取得最终胜利的,本质上就不可能会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

所以这事一出,这些朝臣们不仅更忌惮和畏惧韩彻了,更是打从心底对皇帝滋生出胆战心惊来。同时,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尤为的注意了起来。

这使得韩彻接下来在实施盐政改革时,进程也比早前预估的要顺利不少。毕竟朝臣们都知晓皇帝对于这项改革势在必行的态度了,哪怕这次的盐政改革会使得他们折损掉不少的利益,也只能迅速做出忍痛割舍。

当然,能愿意立即做出割舍举措的,大多都是在其中只占据小部分利益的。作为世家大族,这部分的利益虽然不少,但没了的话,他们也还能有其他的利益渠道。

那些过去能占据到很大利益的,自然就不可能甘愿让出。

这一日韩彻刚回到家,就见到了三娘。

“三娘回来了!”瞧见三娘,韩彻也是很高兴的。

肃王府到底不比寻常世家,再加上韩彻如今掌握的这许多权力,使得他们越是这种姻亲关系,就越是需要注意和忌讳。

三娘自出嫁后,这几个月里回娘家的次数就还不满一个巴掌。

比起柳氏和四娘来说,三娘不仅对政治敏锐许多,对政事也知晓的比她们要更多更及时。而她这次过来,也是为着盐政改革一事。

待到俩人寻了个独处的空间时,三娘就立即跟韩彻说道:“二兄,我这次过来给你带了两个车夫。往后你若是有外出,一定要让他们来替你驾车。”

“你都知晓了?”韩彻笑道。

他一听就知道三娘送的这两个车夫肯定不会是普通的车夫,是三娘担心这次盐政实施改革,他所触犯的利益太大,恐怕将会有人对自己不利。

“前几日王爷就与我说了这事,还说那王家行事历来有些阴险狠辣。更没少与那些个商户勾结,放纵他们走/私/贩/盐。”三娘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