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陷阱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盐和铁是国民经济的两大命脉,并且还把对盐业的管控和干预称之为盐政。

毫不夸张的来说,盐业所能带来的财政收入,是仅次于农业税的。甚至在特定的时期,盐税还能超越农业税,占据到首位上去。

于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为了能更好的规范化管控住盐业,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条例和法度。朝廷更是从中/央/政/府,再到地方也都设置了专门的官僚机构和大大小小的盐官盐吏等。

韩彻提议改革的第一条,就是把盐政从原来的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制度改革掉后面的两项,变成商运和商销。

瞬间,朝堂上就哗然一片。

韩彻并没有在意,只继续往下说道:“商运商销后,盐政的相关官吏也应做出削减……”

“这如何能使得!”这时,一道愤怒的声音就响起。

随着这道声音的响起,一身材高大的官员也站了出来。韩彻这会不需要回头也能从声音听得出,对方出自世家大族王家,也正是专门负责管辖盐政的盐铁使。

“自古以来,盐都乃国之命脉。既身为官员,更该知晓朝廷实施专管盐政,即可开辟财源,增加国库税收,亦能保障天下百姓人人皆能食用有盐……你又因何要将官收官运改成商运商销?”

“……更遑论商人重利轻义,似你这般行为,岂非是在倒行逆施!”当着皇帝和朝臣们的面,对方可谓是毫不客气的对韩彻进行了一番严厉的痛斥抨击。

“正是!”

“盐业如此之重要,商人又重利多奸,岂能交付于他们!”

“说起来,韩大人行事素来倒是喜商人手段……”

“其实早前裕州和松州赈灾一事,我便想说韩大人不直接救灾,反而将粮食和盐等贱价售卖于百姓,实有不妥之处……”

都还没等韩彻对王盐铁使说的话做出反应,一干朝臣们就已经站出来纷纷也对他进行了谴责。

因着年底韩彻带领吏部考课地方官吏,并严惩了一大批官员,此刻在这朝堂上,他当真是处于孤家寡人的状态了。这些人畏惧和忌惮韩彻,若没有机会也就罢了,眼下韩彻自己送上这么好的机会,一些人又怎么愿意放过。

而此刻韩彻所提出的盐政改革,瞧着好像跟盐政官僚机构外的官员们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背地里的牵扯却并不小。

“诸位大人所言都在理,商人确实重利寡义!”韩彻说着还冲着大家点起了头,显得一脸的很是认同。

一时间,朝臣们对他这种反应都怔愣住了,然而很快心里的警惕也一下子升起。

对于韩彻这个人,他们可是吃过大亏的。

尤其是在上次事发之前,不管是朝堂中央,亦或是各地方州郡,几乎所有跟他接触的官吏都觉得韩彻是个很会为人处世的。

可结果……

呵呵!

“韩大人既然知晓,此事就不该提起!”王盐铁使这时再度大声说道。

他不管韩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只决定先发制人。

“王大人,我曾听闻,各地方州郡皆有商人为谋得利益售卖私盐,为何地方官府却不能做到全面禁止?”韩彻就问道。

这话一出,王盐铁使面色瞬间变得难看,朝堂上的气氛也有些不同起来。

商人们在明面上瞧着确实是被排除,可就像这些官员们刚才说的那样,商人重利。而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商人就会想方设法进行走/私/贩/盐的勾当。

以时下的风气和朝廷过去对地方州郡的监管不到位之情况,常平仓里的粮食都能被官吏进行一番操作用来谋得利益,那么可想而知,在盐业这么大的利益下,必然也少不了地方盐吏和商人勾结。

可以说,只要是带了盐字的官职在眼下,都是肥差。

韩彻这时候提出改革盐政,就等于在截断这朝中不少人的财路!

“这些商人要钱不要命,又生性多狡,官府如何能抓捕得尽?”王盐铁使提防多说多错,就只把责任全往商人身上去推。

“原来如此。”韩彻再度点点头,然后就说道:“我手中有一份数据,烦请诸位大人先仔细一看。”

韩彻说完,就朝着朝堂中央高坐着的皇帝躬身行礼作揖了一下。

然后朝臣们的面色皆为之一变,只见皇帝冲着一旁的内侍无声的点了点头,内侍就捧着一迭纸张,逐一分发给大家。

王盐铁使此刻内心也不禁惊惶起来,从眼前这一幕来看,今日说是提议,分明那韩彻早就已经取得了皇帝的认可!接着,等到他从内侍手中接过分发的纸张,在瞧清楚上面的一干数据后,面色更是越来越难看。

他怎么也没想到,早在当初赈灾之时,韩彻就已经在背地里谋划起这事!

朝廷实行食盐禁榷制度,彻底将商人排除在外后,就也使得所有有关于食盐的事务都需得官府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