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3/4页)

众人齐齐看向陆时秋。似乎都在说同一句话,又是肉包子,又是鸡蛋,又是米饭。

都是金贵东西,够有钱的呀。

于婆子在外面,把大丫臭骂了一顿,这孩子到底是养歪了。居然向着外人。

陆时秋继续报账,“肉,我就不跟你们算了。咱们再来算四季衣裳和鞋子吧。”

他指着大丫身上的衣裳,“就拿去年来说,我一共给四人置办四套衣裳和鞋子。一套春装,两套夏装,一套冬装。合计花了三两一钱银子,六年就是十八两六钱银子。你们若是不信,可以跟我去我家把那些衣裳全都找出来。”

于大郎心里又是一惊,这加起来就快要有两百两了。

陆时秋继续道,“剩下的就是些零碎的,比如三个丫的银手镯,头花,面脂,零花钱,杂七杂八加起来,我就算三十四两六钱,给你们凑个整,付我两百两吧。”

于婆子在外面终于憋不住,高声喊了一声,“我们不要你的银手镯。”

陆时秋摇头,“那是我六年前买的,你就算还给我,也得赔我折损费。还有我每天给大丫二十文零花钱,这钱你们必须给。”

众人又是一惊,他们去县城做短工一天才挣二十文,他居然一天就给大丫花二十文,这也太舍得花钱了吧?

于婆子怒瞪大丫,“钱呢?”

这死丫头手里攥那么多钱,居然一点也不想着她这个亲奶。

大丫身子哆嗦了下,低下了头,小声回答,“都花完了。”

于婆子气得想冲过去揍人,好在衙役拦住了她。并且威胁她,再敢喧哗就扔出县衙。

于婆子这才老实了。

于大郎没想到陆时秋居然这么娇养孩子。他之前走商挣不少钱,一年也能吃三五回肉,这生活水平在村里都算顶好的。

可跟陆家一比,他家可以用穷苦来形容了。

他心里不自觉升起自卑感,但是看到大女儿亭亭玉立,他心中极为不舍,回头看向于婆子,“娘,之前我给你的六十两银子。您给我吧。剩下的钱,我会慢慢还他。”

众人齐齐看向于婆子。

村民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什么?原来于大郎之前给了她六十两银子?那她为何还要对木氏和孩子赶尽杀绝呢?

于婆子避开他视线。银子?那银子早就被她花光了。

坐牢三年,日子过得极为辛苦。要不是有那六十两,她怎么可能忍得了。

于婆子支支吾吾道,“之前坐牢三年,已经叫娘给花光了。”

于大郎心里一个咯噔。六十两全没了?

没有钱,就算官司赢了,也是输个底朝天,有何用?

似乎是看出他的悔意,李县令主动道,“要是撤诉也是可以的。本官以和为贵。”

于大郎心里憋屈,可他不肯放过陆时秋,凭什么他好好的娘子要被陆时秋这个泼皮抢了去?

他跪下又磕了个头,“大人,小人刚逃出来,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小人可以写欠条。毕生都会好好挣钱还他。”

李县令拧眉。

按道理娘子孩子应该属于于大郎,但是他拿不出银子。只有欠条,陆时秋肯认吗?

陆时秋主动道,“大人,既然他拿不出银子。不如反过来,我付他银子,也算全了他们夫妻情份和父女情份。”

李县令惊讶张了张嘴。

于大郎也呆住,猛然抬头。

陆时秋面露愧色,“于兄,当初要不是木氏被你娘坏了名声,不得不改嫁。我也不会娶她。这样吧,我给你五十两银子,也能让你好好度过眼下难关,早日娶妻生子。”

刚开始,围观百姓还觉得陆时秋铁石心肠,居然让一个遭受这么多苦难的人偿还巨额钱财。可现在听到他要给于大郎钱,也都赞陆时秋一声仁义。

五十两的够买力是惊人的。

可以娶一房媳妇,盖两间土坯房,置办两身新衣服,再买几石粮食。

一应俱全,又有新家了。

于婆子很是心动,只是她想到陆时秋有个烧烤摊子,家当肯定不止这些,扯着嗓子喊,“不行,五十两太少了,必须给一百两。”

众人齐齐看向她。

于大郎有些犹豫,李县令已经冷了脸,“要么你给两百两银子,要么他给你五十两银子。你别得寸进尺。”

众人都被他突然的冷脸吓了一跳。

李县令刚刚被于婆子那无耻嘴脸气得失言,等他反应过来,又温声劝于大郎,“陆秀才娶你妻子也是阴差阳错。她已经嫁给陆秀才,而且还生有一女。他们夫妻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她对孩子必定很难割舍。你还能待她如初吗?”

于大郎看向木氏,几年未见,木氏不仅没有变老,反而更显年轻。可见陆时秋待她有多好。

他更加自惭形秽。

“按律法,木氏应该跟你回去。本官也很支持。但是法理不外乎人情。对你而言,你娘子已经算是失贞。就算她跟你回去,你心里就没有半点疙瘩?你何不放弃她,接纳陆秀才给的钱财,重新娶上一房媳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