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殿下,奇观误国啊!(第3/3页)

这个财力能发挥的作用巨大,上到公卿下到土匪,从民间到军队,甚至就是海盗倭寇,他们都有能力弄来。

哪家养个几百死士都不成问题。

很简单。

你的家人我养着,给他们最好的地,把你的儿子送进我开的学校,你的女儿嫁给我的宗族,以后我们家不亡他们就饿不着,成功了给你一千两银子,这已经很多了,一百两就够让很多人卖命,毕竟一个水灵灵的小姑娘,也就值十几两银子。

死士对这种级别的家族来说真不值一提。

汪文言不就是死士吗?

江南某乡宦雇佣,给他买上监生,让他在京城盯着朝廷动向,然后他在诏狱忍受各种酷刑,被打得不成人形,依然咬紧牙关,最终用命换来的,还不就是他的后代能受这些豪门庇护?

但现在哪有这样的?

但凡有这种能力的,都早就被朱元璋砍了。

阖邓州士绅之力斗不过刘文十一个人,合襄阳府士绅之力,被李信按着打。

为什么?

他们不具备抵抗的能力,只不过被逼得不得不抵抗。

他们没有死士,最多勾结几个土匪,而他们能依靠的只有宗族,但宗族又不会为他们卖命,李信几句话就散了,这就是朱元璋打下的基础,他早就毁掉了地主们抵抗的能力,杨丰不过是打落水狗而已。这些就是有反抗必要的,既没有多少人也没有能力,而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适应这个新的时代,商人们感受着更自由的气息,农民们负担大幅减轻,士兵们开始领军饷,工匠们扬眉吐气,就连绝大多数原本学儒学的学生们,也开始捧起新书本。

说到底儒学不过是敲门砖,现在这个敲门砖没用了,现在要用新的,那聪明人当然是赶紧捡起新的。

谁会为个敲门砖拼命啊!

最终真正在抵抗的,也就是那些所谓耕读传家的儒学世家,因为他们扔掉这块敲门砖就和别人一个起跑线了,他们过去的所有优势,都是基于他们那些祖传的儒学,他们对新学一窍不通,和一个刚刚在小学识字了的泥腿子没有区别。他们恨的不是杨丰抛弃儒学,而是杨丰让他们和泥腿子们一个起跑线上,原本他们可以凭借优势几乎站在终点线上,看着后面拼命奔跑,但永远不可能追上自己的泥腿子们,然后优雅地迈出一步,就戴上官帽,然后对着那些哭泣的泥腿子们说……

你们要努力呦!

你们再努力就可以和我一样了。

但是,杨丰毁了一切,逼着他们和后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

不共戴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