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妙计(第3/3页)

至于少校,他极端鄙视那些毛利人,他和巴加内尔在不停地大骂毛利人的可恶,嘲笑他们的愚蠢。

不过,要顺利逃出这神山还不是件容易事,得好好休整一天才能出发。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来商定逃出的计划。巴加内尔一直珍藏着他那张新西兰地图,现在他们可以从上面找出最佳的行进路线了。

经过一番商讨后,大家决定朝着东部的普伦蒂海湾走。他们对要经过的地带虽不熟悉,但只要不遇上毛利人就没有什么可怕的,看样子,那一带人烟稀少,不会有大问题。这些人死里逃生,对一切大自然的困难都能等闲视之,就怕碰上毛利人。他们想方设法避开毛利人,只想去东海岸,那里有几个宣教站,迄今为止,战火还未蔓延到那一带,土著人又不习惯于到处乱搜查。

他们计算了一下,从陶波湖到普伦蒂海湾大约有100多英里的路程。一天走10英里的话,10天就能到。这又将是一段奔波劳累,可是这些在他们看来已不足为虑了。只要到了宣教站,就可以在那里一边休息,一边等机会去奥克兰,因为奥克兰才是他们要去的地方。

逃走路线计划好了。为了安全起见,大家又观察了下土著人的动静,直到天黑。山下没有一个土著人出现。暮色弥漫在陶波湖谷地,原来的旺旺篝火,现在没有半点火光闪现了,看来毛利人已彻底撤出了营地,逃跑的路已畅通了。

到晚上9点,夜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哥尼纳凡下令出发了。大家扛着早已打点的行装和枪支,开始小心翼翼地摸着往山下爬。蒙格尔斯和威尔逊在前面带路,他们俩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有声响便立即停下来。一有浮云飘过,就继续赶路。与其说他们是走下山的还不如说是从山坡上滑下来的,这样可以避免被人发现。蒙格尔斯同他的两位水手到了距山顶200英尺的地方,这里就是之前土著人一直死守的那条危险的山脊。如果运气不好,万一毛利人将计就计,假装撤退诱使他们下山,万一毛利人没有被火山爆发的架势唬住,那么,在这条山脊就会遇上他们。虽然哥尼纳凡充满信心,虽然巴加内尔嘲笑他愚蠢,但还是禁不住直打哆嗦。全队的命运就悬在穿越山脊的这10分钟上。海伦娜夫人不由自主地紧紧拽住丈夫的胳膊,他能感受到她急促的心跳。

在这危急关头,谁也没有想过要退回去。大家紧紧跟在这位年轻的船长身后,借着月色,在山脊上匍匐前行。遇到松动的石头滚下山,他们都会停一停,若是毛利人还埋伏在山下,这些异常的声响可能会招致来自山脊两侧的猛射。

他们像蛇一样爬着穿过山脊,自然快不起来。当蒙格尔斯爬到山脊的最凹处时,他离前天土著人盘踞的那片平地不足25英尺远了。过了这儿,山坡陡峭,再往前爬行四分之一英里就是一片树丛。

这道脊梁终于闯过去了,没有发生意外。一行人又继续静静地往上爬。虽然他们知道前面有片小树丛,但是夜色沉沉,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树丛里没有伏兵,哥尼纳凡认为到了那里就算脱险了。可是,他又意识到过了那里,就出了“神禁”的范围。上升的这段山脊不属于芒尕纳姆山,而是陶波湖东侧的一部分。因此在这里不仅要提防毛利人的子弹,还要小心他们举刀冲上前来。

一队人又走了10分钟,爬到了前面的平岭。蒙格尔斯还是看不清那片阴暗的树丛,不过,他确定树丛应该就在前面不足200英尺处。

突然,约翰好像听见前面有些动静,他便停了下来,连忙后退几步,后面的人也跟着停下了。气氛十分紧张。

好一会儿,他还是趴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吓得后面的同伴一身冷汗,心想难道他们注定要往回撤吗?再回到芒尕纳姆山顶上去不成?

然而,没有发现异常,蒙格尔斯又继续沿着那条狭窄的山脊往上爬。很快那片树丛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夜色中,再爬几步,逃亡者们就聚栖在那浓荫的树下躲藏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