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妙计(第2/3页)

晚上8点,芒尕纳姆山山顶已经消失在阴森森的夜色中,漆黑的天幕正好映衬着巴加内尔计划释放出来的冲天火光。毛利人已看不清他们的俘虏了,是行动的时候了,动作要快。哥尼纳凡爵士等男士们一齐动手干了起来。

喷火口选在离酋长坟墓30步远的地方。保持墓地完好对他们执行计划相当重要,如果墓地不在了,那么,“神禁”也就失效了。巴加内尔在选定的地方发现一块黑色巨石压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小喷火口上,周围冒着滚滚热气。由于石头太重,地火喷不出来。如果把它移开,蒸汽和熔岩就能畅通无阻地喷射出来。

于是,众人从坟墓围栏中拔出几根木桩作为杠杆,又在石头下方的山坡上挖了一道浅沟,以便让它顺着斜坡滚下去。大伙儿齐心协力很快就将岩石撬动了。随着石头的滚动,地面的震颤也愈加明显,能隐约感受到火焰的扑腾声、蒸汽的翻滚声在地下乱窜。这些大胆的人们就像操控地火的火神一般继续翻滚石头。突然,几股热气直往外蹿。大家知道这地方已经相当危险了,赶紧奋力猛撬,石头沿着预先挖好的沟滚下了山坡,不见了踪影。瞬息间,那层薄薄的地壳迸裂开来,一股炽热的气柱直冲天空,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炸声,一股股沸水和熔岩哗哗地向山下冲去,流向土著人的营地和山下的低谷。

整个圆锥形的山顶在剧烈震动,像要全部喷发出来似的。

哥尼纳凡及其同伴险些没来得及躲闪。虽然他们飞快地钻进了墓室,可还是被那94°的沸水溅到身上,烫得哇哇叫。开始沸水只有一股水汽味,后来就散发出一股强烈的硫磺味。

很快,泥浆、熔岩、火山碎石混成一团倾泻而下,如同一条条火龙,将山坡冲出一道道沟槽,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周围的群山,幽谷里一片通红。

顿时,土著们都赶紧爬了起来,滚烫的熔岩在营地里翻腾,冒着气泡,烫得他们鬼哭狼嚎,抱头逃窜。那些没有被熔岩烫着的人都火速逃到四周的小山丘上去了,他们边跑边回头望望,惊恐万状,看着那骇人的一幕,看着那张开大嘴的火山,看着他们愤怒的大神把那些亵渎圣山的擅入者吞噬掉。有时,喷射的哗啦声稍低点的时候,可以听见那些守候者在大喊大叫,咒语连连:

“神禁!”“神禁!”“神禁!”

此时,大量的蒸汽、滚烫的石头和熔岩从喷口涌出来,这似乎不像冰岛的赫克拉火山上的沸泉,它本身就是一座火山。直到那时,火山的喷发只局限在锥顶那一块。因为汤加里罗就像是个“安全阀”,一定会让它在不同的地带随时爆发出来。有了这个新的喷口,蒸汽、石头和熔岩就都从这里冲出来了。根据物理的平衡定律,那天晚上,岛上其他火山的喷发应当没有往常那样激烈。

火山爆发后一个钟头,大面积的熔岩顺山奔泻而下,大群的老鼠从洞里跑出来,四处逃窜。

整个晚上,狂风呼啸,大雨滂沱,喷火口不停地往外喷发出红红的岩浆,十分壮观,而且势头越来越猛。喷火口的边沿在慢慢地销蚀。逃亡者们躲在围栏后面,看着火山愈喷愈烈,不免让哥尼纳凡等人开始担忧起来。

天亮了,火山依然在怒吼。火焰中夹杂着大股浓厚的淡黄色蒸汽,熔浆弯弯曲曲地流入山谷,奔腾不息。

哥尼纳凡急得心里扑通扑通直跳,凑在围栏的缝隙旁,观察着土著人营地上的动静。

那些毛利人已经逃到附近的高地了。火山下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具被烧焦的尸体。岩浆涌向寨子里,烧毁了二十多间棚屋,仍在冒烟。一些土著东一群西一堆地站在四周的矮山上,默默地望着那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的山顶,内心充满着虔诚的敬畏。

这时,啃骨魔走到士兵中间,哥尼纳凡清楚地认出了他。那位酋长从没有遭到岩浆袭击的山边绕到了山脚下,像巫师一样站在那里,张开双臂,露出一副鬼脸,对着山顶上的坟墓念念有词。果然不出巴加内尔所料,啃骨魔再次对这座神山进行更为严厉的“神禁”。

不久,毛利人便三三两两地离开了山脚,沿着蜿蜒的小路回到寨子里去了。

“他们撤走了!真是谢天谢地!”哥尼纳凡兴奋地叫起来,“伙计们,巴加内尔的计划成功了!亲爱的海伦娜,勇敢的朋友们。咱们也算是死过一回,不过,今天夜里,我们就复活了,就要走出这坟墓、逃离这野蛮的部落了,我们自由了。”

炙热的岩浆

墓室里洋溢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所有人又重拾希望,这些勇敢无畏的旅行者眼下已忘掉了过去,也没有去考虑未来如何,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是呀,几经曲折才逃过这一劫,能不高兴吗?其实,他们前面的道路依然很艰险,要从这片荒凉的地方找到欧洲人的居住地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只要蒙过啃骨魔,他们就认为避开了所有的新西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