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名将与名将的区别(第3/4页)

另一种是凭借用天工院最新研制出来精钢的质量优势,将钢片打磨的更加薄。

这样做出来的棉甲全重也从三十五到四十斤左右,降低到了二十二斤上下。

比起上一种只防护关键部位的棉甲,这种薄棉甲对整体的防御,提升了一个档次。

但损失的,就是对矛斧等武器的防护,虽然能抗一抗寻常刀剑和箭矢,但是对于重武器就有些有心无力了。

而罗十将等人身穿的,就是前一种只有十几斤的棉甲。

甲胄的重量降低到了这个程度,对人体负担大为减轻,同时比起蜀军游奕军基本无甲,又有巨大的优势。

于是战斗一近身,情况就开始一边倒了,蜀军但凡不被追上,只要追到就是个死。

至少罗十将被捅中了三四次胸口,但他都没什么事,反而是对面的蜀军,只要被刺中要害,基本就去见阎王了。

很快,蜀军先期而来的游奕军就被赶下了跑马梁。

源州武定军节度使王环没有办法,只能亲自督率他最后的三千武定军牙兵拼命仰攻。

尔朱景这边,由于要将正在围攻午口关的人撤下来,因此稍微晚了些,只能靠罗十将等人迟滞蜀军的进攻。

罗十将也发了狠,数十人卡住关键的几条道,硬是把蜀国武定军挡到需要王环这个节度使亲自上阵的地步。

跑马梁是个几字形的山梁,山头与沟壑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落差很多更极少有平地,双方就在这片山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蜀军强在熟悉地理以及在山间的移动加成,周军强在更加勇悍和装备更精良。

争夺战从上午巳时打到了下午申时初,双方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的争夺,最后打到尔朱景身边的亲卫几乎都派出去了的地步。

终于,在大小数十战之后,蜀军丢在三百多具尸体,几乎都被赶出了跑马梁。

不过没等尔朱景喘口气,又有打着武毅军旗帜的蜀军援军赶到。

尔朱景皱起了眉头,蜀军的援军来的太快了。

不过他马上就欣喜如狂。

因为蜀军兵力在山南西道是有限的,总共也就两万多人。

如果算上在饶峰关被他击败的那三千人,就算里面有重复存在的士兵,蜀军派到午口关这的军队,起码也有八千人了。

伐蜀四路出击,不管是走褒斜道的,还是走长江逆水而上的,甚至是祁山道的高怀德等人,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主力。

唯有他尔朱景这一路,确实是偏师。

而现在偏师竟然吸引了蜀国山南西道四成的军队,那么其余几处,就更容易突破蜀中的天险了。

鉴于给养不容易运上跑马梁,尔朱景果断留下丰安镇最精锐的一个都五百人坚守两处紧要,大军则退回去,攻打午口关。

“高驴儿,某家将二百套棉甲,两万支箭都留给你,一定要守住跑马梁两天,两天内某一定攻破午口关。”

高驴儿是张圣人的小姑父,原延州彰武军节度使高允权的族弟,闻言当即把手一叉。

“只要高驴儿不死,蜀军就过不了跑马梁。”

……

蜀军到达的援军,自然就是山南西道节度衙内马步军使李进的四千人。

他到了之后,立刻就和源州武定军节度使王环合兵一处,第二日就开始猛攻跑马梁上的周军。

而与此同时,尔朱景回去调集大军猛攻午口关,连民夫都发一把刀派上了第一线,双方比的就是时间。

四月初十,经过两天半的血战,尔朱景最终攻陷了午口关。

关内蜀军也是武定军的精锐,破关之后还进行了巷战抵抗,七百余人被阵斩的都高达五百,称得上死战不降了。

而在跑马梁上,高驴儿的五百人,也只剩下了两百出头,靠近跑马梁两处关键的山坡上,鲜血将整面山坡都染得紫红。

高驴儿硬是靠着两处简陋的工事,把六千多蜀军硬生生的堵在了山坡下。

午口关一丢失,蜀军就失去了继续进攻尔朱景的必要。

此时从子午道的出口午口关到兴元府(汉中)还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走南边的西乡县,这是唐时的洋州州治所在,一条则是走源州。

王环只能分兵一千翻山越岭去守住西乡县,其余军队和李进一起退回源州固守。

而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李存惠才刚刚到武休关下,焦继勋还在犹豫要不要拿命去赌走文川道。

可以说,尔朱景仅仅用丰安镇和襄阳左中右三卫这八千人,在逆水而上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为大军入兴元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山南西道,兴元府,孙汉韶得知周军再次攻陷午口关,王环、李进只能退守源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