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名将与名将的区别(第2/4页)

由于一人只带了二斤的干饭和一小坨羊油,一路上的动物就遭了大罪了。

河里的小鱼小虾,山间的野猪麂子,乃至鸟雀都成了目标。

数百人喝着腥味极大的鱼虾汤,啃着半生不熟的各种兽肉,尽量把肚子填满。

焦继勋满身尘土的跑在最前面,心里不断的在乞求,千万不要下雨,要是来场雨,把地上浇成了泥浆,那就真的没法行军了。

源州,午口关。

确如孙汉韶预料的那样,周军在攻破饶峰关后,根本未做停留,就沿着汉水一路往上,追着源州武定军的败兵,直接来到了午口关下。

尔朱景兴奋的满脸通红,当年他与刘再升、赵存义三人一起,作为金国大王李圣天送给张鉊的三千汉儿军将领东归。

在此之后,三人的际遇各不相同。

刘再升不必说,那是在绍明天子起步的时候就跟在身边的大将,到了中原后屡立战功,如今已经是大家不可或缺一方镇帅了。

赵存义则有些倒霉,在第一次入关中之战时就伤了腿,骑马到还行,但是走路总是有点瘸。

现在能做到一府兵马督监,都还是天子照顾的结果。

而他尔朱景,战功立的不少,但还不够多,也不够大。

虽然做到了形同山南东道节度使的襄阳府府尹、兵马督监、卫所军指挥使、丰安镇总兵等位置。

但只有一个伯爵勋位,没能成为顶级勋臣。

他一直以此为深深的遗憾,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作为打老了战的军将,尔朱景敏锐察觉出了整个山南西道蜀军的弱点所在。

他们太注意来自西面祁山道,北面褒斜道的防御了,而有些忽视了东面金州(陕西安康)的防守。

这从与他作战的武定军士兵素质就能感觉的出来,于是尔朱景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虽然他的地位不高,丰安镇在禁军中也有些拖后腿,但正因为这样,他这弱将和弱兵的组合,才憋足了一口气,要证明给天下人看,丰安镇不是禁军中的鱼腩。

不过,很快,现实就给了尔朱景当头一棒。

他指挥士兵不等下寨就开始猛攻,游奕军却来报,说是源州方向开来了三千援军。

尔朱景恨恨的看着已经被他打的惊慌失措的午口关蜀军,现在离攻下午口关还差着最后一口气,要是这些援军晚来两个时辰,他就攻下午口关了,可恨!

“留右卫千五百人负责守御,命民夫和义从健儿们赶紧下寨,赵都虞侯负责指挥水军战船堵住河口。

丰安镇的儿郎们,随某去试试这些蜀军的成色。”

快速的思考了一小会,尔朱景做出了稳妥的安排,还是要先下寨,万一不能迅速击败这三千援军,到时候己方没有军寨,那就太被动了。

午口关西北,有一山梁叫做跑马梁,是从源州到午口关一道最关键的山梁。

蜀武定军的游奕军早在大军来之前,就摸到了跑马梁山脚下。

不过没等蜀军游奕军都头观察好地形,半山腰突然就射出来了十数支箭矢,蜀军顿时就被射翻了四五人。

游奕军为了减轻重量做好探索搜查等事,一般是不怎么披甲的,因此只要被射中的,立刻就大声惨叫了起来。

当然,能作为游奕军的一般也是军中精锐,这一伙三十几人蜀军被射倒了四五个人之后,其余兵卒立刻就跑到石块或者树木后躲了起来。

几个稍显瘦小的蜀军更是如同猕猴一般,借着粗壮的树干掩护,飞速爬上树上。

随后他们大声的吼叫着,不断把远处伏击的周军位置,报告给同袍。

丰安镇游奕军罗十将皱了皱眉头,第一次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丰安镇多以宁夏行省籍士兵组成,罗十将是党项罗俐族出身,麾下的步军基本都是横山羌。

哪怕在周国猛士如云的亲军和禁军中,横山羌作为山地步军,也是很著名的。

可是到了兴元府以后,这里的山地与横山大不相同,树木更高,灌木更密集,加上湿热,让他们在山间的行动力差了很多。

但对面的蜀军就没这么多烦恼了,他们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随着罗十将麾下的兵卒一个个被树上的蜀中找了出来,他们伏击的优势,非常迅速的就被耗尽了。

于是罗十将干脆让手下的士卒朝着蜀军扑了过去,直接贴近打肉搏战。

虽然在山林中他们占不了便宜,但是装备上的便宜却很大。

周军现在发展出了两种新式棉甲,一种只在胸口等关键部位加装铁片。

这样能把棉甲的重量减少到十五斤至十八斤左右,极大提高了机动性,但同时也能规避一些关键伤害,特别是适合山地和荒漠的追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