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喜临门(第3/5页)

张安世道:“说起来,臣好像是交代过邓健这样做,不过其实当时也只是随口说说。”

他说得漫不经心,其实这就是张安世的生存原则,任何事,都不能说死了,要进可攻,退可守。

若是陛下因此暴怒,他可以立即说,我开玩笑的,邓健那个傻叉竟信了,关我啥事?

可若是陛下大悦,他便可以表示,当时邓健还不肯,是我逼着他去的。

不过朱棣的脸上不见喜怒,只平静地颔首:“这邓健倒有几分胆量,只是此去,怕是危险重重,就当他是为下一次下西洋探明海路好了。张安世,你教他继续西行,可有什么用心?”

张安世见朱棣没有生气的样子,心头舒了口气之余,立即来了精神道:“寻宝。”

“寻宝?”朱棣显然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个答案,失笑道:“你这小子,我大明天朝富有四海,他那几艘船,能寻什么宝来?哪怕这船上装着的都是金子……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张安世咧嘴乐了:“有一些宝贝,可比金子值钱,不过现在八字没一撇,臣是个稳重的人,就恕臣卖一个关子了。”

朱棣瞪了张安世一眼,却也没继续往这个上头多说什么,而是道:“寺庙的事赶紧布置,还有你那内千户所……也要抓紧一些……朕听北镇抚司说,他们那边,已查到一些眉目了。”

“眉目?”张安世诧异道:“什么眉目?”

朱棣道:“你是指挥使佥事,管着内千户所,这些事,还需朕来告诉你?”

张安世:“……”

张安世深吸一口气道:“臣这边,也马上就有线索,请陛下放心,几日之内,臣便要将在京城的乱党,连根拔起,一个不留。”

……

匆匆从宫中出来,张安世回到栖霞,才知道自己几个兄弟还在鸡鸣寺里瞧热闹,没有下山。

随即便召了陈礼和朱金来。

张安世先看向朱金:“大漠那边,有消息了没有?”

朱金道:“这两日就有消息……前些日子,那人的书信之中,已有了眉目。”

张安世随即看向陈礼:“人呢……都盯着吗?”

陈礼道:“已经开始盯着了,眼下重要的是……顺藤摸瓜,现在不宜打草惊蛇。”

张安世点头:“所以再等一等,忍耐一下,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让对方察觉。”

“是。”

张安世又道:“北镇抚司那边,可有听说什么消息?”

陈礼道:“说是纪纲亲往大同,抓了不少乱党来,如今正在讯问。”

张安世不屑地道:“这纪纲……真是立功心切啊!”

陈礼忙道:“就是,他也配和侯爷您相比?在卑下眼里,纪纲连给侯爷擦鞋都不配。”

张安世压压手:“也不能这样做,他毕竟是指挥使,论起来,我只是他的佐官,区区一个指挥使佥事而已。”

陈礼急了:“那又如何,卑下和内千户所上下的弟兄眼里就只有侯爷,至于纪纲,他算老几?”

张安世只笑了笑:“好了,少来啰嗦,你找一些内千户所的人来,我这儿锻了一些好钢铁,打制成了甲胄和武器,让他们来试一试。”

“啊……”陈礼一愣,讶异地道:“锦衣卫没必要穿戴甲胄,不如先紧着模范营那边。”

“我主要是想试一试,是这矛厉害,还是盾厉害,听我的就是,你少啰嗦。”

陈礼:“……”

……

“陛下,纪纲求见。”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向朱棣禀报。

朱棣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亦失哈一时没猜透朱棣的心思,便站在原地,默不作声。

半响,朱棣才抬头看他一眼:“叫进来吧。”

片刻之后,纪纲入殿,他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卑下……”

朱棣打断他:“又是什么事?”

一脸不耐烦的样子。

纪纲就更加惶恐了。

朱棣凝视着他道:“朕听闻,你与指挥使同知邓武不睦,屡屡争吵,这卫中也被你们搅得乌烟瘴气,哼,你堂堂指挥使,难道连卫里都无法掌控了吗?”

纪纲瑟瑟发抖地道:“卑下万死之罪。”

朱棣淡淡道:“有什么事,说罢。”

纪纲道:“臣在大同,抓了数十个乱党,严刑拷……”

他本想说严刑拷打,可又想到,当初因为这个,差一点没把自己折进去,便连忙忽略过去:“他们交代,牵涉进逆案的,不只是徐闻,还有……边镇的军将以及商贾,臣……觉得兹事体大,特来禀报。”

朱棣脸色稍稍缓和:“是吗?牵涉了谁?”

“这……”纪纲道:“臣还在查探,想来很快就有眉目。”

“那么他们又勾结了谁?是瓦剌,还是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