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第2/3页)

冯诚和沐英的矛盾,全城皆知,不少人起哄道:“今日机会难得,父子都在这里,可否再比一次,一决胜负?”

沐英不想打:赢了是他应该的,谁叫他是老子呢?若打不赢,输给亲儿子……有损颜面。

于是乎,沐英恨透了小舅子冯诚出的馊主意——你就是故意装醉!看我出丑!

洪武帝今天心情好,大阅意犹未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问沐春:“春儿,你敢不敢应战你父亲?”

沐春心中狂喜:我爹平时几乎见我就打!我是他儿子,不能反抗和他对打,否则就是不孝,每次只能狼狈逃跑,今日有机会和他公平对抗,简直天赐良机啊!

遂说道:“听凭皇上吩咐。”

洪武帝说道:“好,那就比骑射,在校场立九个靶子,你们父子骑马,从东西两个方向疾驰放箭,看谁射中的靶子多,谁就获胜。”

沐春:太好了!骑射正是我擅长的。

皇上金口玉言,沐英心里再不情愿,也要保持微笑,“臣,遵旨。”

沐春拿起长弓,正要下去准备,洪武帝看到他手中半旧的弓,一怔,问道:“春儿啊,这张弓似曾相识。”

沐春双手将长弓奉上,“皇上好眼力,这是微臣外祖父的旧物,舅舅赠给了微臣。”

郢国公冯国用,三十六岁就战死了。

洪武帝磨蹭着掌心里的长弓,昔日群雄争霸的场面涌上心头,“你外祖父是个英雄,倘若他还在世……”

洪武帝陷入回忆,在场老将触景伤情,纷纷叹息,就连燕王妃和徐增寿之父、大明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还感叹道:“当年绍兴之战,郢国公于我有救命之恩啊。他冲进去救了我,自己身受重伤,医治无效,就这么去了。”

提起父亲,第二任郢国公冯诚当场落了泪。

沐英见冯诚落泪,也跟着落泪哭老丈人。

虚伪!

沐春心中暗骂父亲,心想,我外祖父若还在世,我母亲就不会郁郁而终,你也不敢总是打我了。

众人感伤了好一会,待沐英和沐春父子开始比骑射时,已经黄昏了。夕阳西下,这个时辰对东边的人不利,因为逆光骑射,很是耀眼,容易出现失误。

兵部尚书吴琳是个来自湖北黄冈的一只聪明的九头鸟,他拿着一块崭新的洪武通宝,说道:“位置掷币为定,若是正面,西平侯在东,若是背面,西平侯在西。”

洪武通宝正面是字,背面标记了铜钱的重量。

父子谁占据地理优势,这就看天意了,和他这个裁判无关。

沐英豪迈的摆手说道:“不必了,我是他父亲,我去东边。”

沐春比他老子还能装,说道:“都说战场无父子,我不能占你便宜的,若失公平,这场比试毫无意义,请吴尚书掷币吧。”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道:一定要是正面啊!

吴琳往天掷币,铜钱旋转,跳跃,最后落在他的手心,“正面,请西平侯往东。”

天时地利人和!沐春心中大喜,策马去了西边。

一声鼓响,沐氏父子策马飞奔,往校场中间靶位飞奔,父子之间的对抗正式开始。

秋日夕阳炫目,确实影响了沐英正常发挥,他眯缝着眼睛,沐春拍马先到,弯弓射箭。

第一射,中了。

鹰扬卫的人开始欢呼:虽说在军营里对上司沐春恨之入骨,恨不得打死他,但在外面,沐春若败了,会害的整个鹰扬卫都没有面子,所以,为了面子,还是希望不要脸的沐春能胜。

沐春受到部下的鼓励,飞速从背后箭壶里抽出第二支箭,上半身和胯下骏马起伏保持同样的节奏,瞄准了第二个箭靶子。

第二射,中了。

鹰扬卫又是一阵欢呼。

沐春眉飞色舞,颇为得意。

沐英听到欢呼声,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从箭壶里抽出了三支箭,搭在弦上,三箭齐发!

一二三,分别射向三个靶子,全中了!

“好啊!”将士们欢呼,为沐英鼓掌。

只有郢国公冯诚岿然不动,心想臭小子沐春你倒是想想办法,赢过沐英。

这时沐春咬咬牙,从箭壶里抽出三支箭,也一起搭在弓弦上,三箭齐发。

第三和第四个靶子中了,但是第五个没有射中红心,算脱靶失败。

沐春毕竟才十七岁,刚刚奔赴江西怪石岭打完了他的处女之征,箭术不如身经百战,且天分奇高的父亲。

沐英轻蔑一笑,再次三箭齐发,六个箭靶子的红心都是他的箭。

沐英反败为胜,后来居上,反而领先了三箭。

鹰扬卫的人面面相觑:完了,沐大人要败。

这时,父子胯下的战马刚好在靶场中间交错,两人擦肩而过,沐春看见父亲轻蔑嘲笑的眼神,顿时怒火中烧,怎么办?

这种情况,怎么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