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探亲假(五)(第2/4页)

走在赵嘉仁身边的厂长介绍着情况,“官家,这边已经是今年最后一批蚕茧。你说的那种冷库我们试过了。倒是没有蛾子出来。可是那样的弄法会不会太花钱了。”

赵嘉仁答道:“不妨事。这也都是实验而已。真是太贵的话我们不用就好。而且冷库存储当然有好处,蚕蛹不会变质。若是用毒药把蚕蛹毒死,可挡不住蚕蛹腐烂。”

“也是。”厂长连连点头。

刘宠也听不明白这两人到底在谈些什么,他就是跟着走。在济南的缫丝车间只有一个厂房,这里的缫丝车间厂房要多的多。刘宠跟着赵官家走了一个又一个,最初的时候他还努力记忆。穿过几个车间之后就记不清楚了。每个车间都有车间主任暂时加入这个团体,说着刘宠似懂非懂的话。

赵官家仿佛不知道疲惫,就这么一个一个的走。刘宠都觉得有些体力吃不消。到了中午时分,大家就在缫丝厂的食堂里面吃饭。刘宠只觉得饥肠辘辘,就着一条酸汤稻花鱼吃下半份米饭,刘宠突然想起早上要是没有在赵官家这里吃早饭,他只怕都顶不到现在。

扭头看向赵官家,就见他很自然的吃着和大家没什么分别的食物,刘宠只觉得心中无比感动。种种念头都化作一个想法,为了赵官家,刘宠不在乎赴汤蹈火。

下午没有继续参观,而是在厂里会议室开会。得知前来的乃是赵官家,所有人都一个劲的看,却没人说话。在天子面前,这些干活的人哪里敢吭声。

刘宠就见到赵官家站起身来,那是要发表讲话的样子。在黄河战役中,刘宠不止一次听过赵官家当众讲话,只是赵官家所的讲话都是由传声的人喊出来的。距离赵官家这么近,对刘宠来讲是第一次。

“诸位,我是当今官家赵嘉仁。我和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大家好。”

这么简单的开场白,引起了下面一阵低语。刘宠觉得这话貌似和官家的身份有点莫名的不合拍。可不这么讲又该怎么讲,刘宠也不知道。如果从正常的见面角度,这话已经是最合适的说法。

“我到这里不是谈丝绸厂能给我上缴多少钱,我不是来谈这个的。我这次来谈的,是如何让丝绸厂做的更好。让诸位能够通过自己双手,如何在这里挣的更多。而且还能比以前更舒服一些。现在大家就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我们就开始讨论。”

与会的都是车间主任,或者干活表现出色的人。令刘宠惊讶的是,这些人里头竟然还有学社的成员。刘宠也是学社成员,在他的感觉里面,学社本身和挥汗如雨的工人貌似没什么关系才对……

“这位叫刘宠。是在山东的缫丝厂干过。我给厂里转发的那份建议书,就是刘宠和山东缫丝车间的主任一起写的。”赵嘉仁介绍道。

听了这个介绍,众人投向刘宠的目光登时就热情起来。这把刘宠搞的有些心虚,他的专业并不是搞丝绸生产,而是分析情报,或者在战场上杀敌。

“刘主任,那个衣服和换水的建议真的好。”这边的厂长率直地赞道。

在他的介绍下,刘宠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当时他解决不了的衣服防蒸汽进入的问题,在这么大的丝绸厂解决了。而且刘宠当时提出了要降低车间温度的建议,只是感觉在车间里面直接煮茧子实在是太热。这边的丝绸厂也系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采取的是在外面煮茧子,把煮好茧子的大锅运进来。这样的话只用在大锅下面放几块蜂窝煤维持总的温度。车间里面的温度也大大降低。

听着自己那些不成熟的建议在这里一一得到了解决,刘宠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多说话为好。这帮人可比他专业太多,刘宠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的办法,在这里很轻松的就得到了解决。

众人谈了一阵之后,发现现阶段貌似也没有什么更多技术性突破的空间。谈了一阵之后,厂长就询问刘宠,“刘主任,你还有什么建议么?”

刘宠哪里敢班门弄斧,他想了一阵,找了个和技术完全无关的问题,“咱们工人的收入提高了多少。”

沉默,众人沉默了。刘宠看了大家的表情不太对,他连忙解释道:“我在山东的时候,有特别能干的工人一周就能挣两贯。我觉得用这些办法,就是多招人。和山东一样,来了之后就看谁能坚持下来。有些人干得快,有些人干得慢。而且这环境下,不少人其实不喜欢,也不想在这里干。所以有人走,有人留。最后留下的都是最能干的。挣得多,大家都……高兴。”

刘宠说的都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出来的,但是看着其他人的反应那么的冷淡,甚至有种说不出的抵触在里面。刘宠是越说越心虚,最后草草的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