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优秀的部下是福气(第2/4页)

想到这个问题,胡月莲就想起了两天前的相亲会。在相亲会上,能存在于胡月莲眼中的那个人自然是秀丽的青年肖丰。然而肖丰的父母与胡月莲的父亲之间的讨论,让这场相亲会的情况变得充满了赤裸裸的利益。

双方家长直奔主题,两人成亲之后,胡家将帮忙给肖丰安排一个航海行会里面的正式工作。而且胡家还同意出一笔钱,作为肖家每年投资航海上的本钱。

赵嘉仁的航海行会现在经营的越来越规范,出现了极为正规的投资人概念。胡月莲作为老员工之一,通过了种种考验,所以得到了从船队里面整体分红的特权。肖丰的父母就没分红特权,他们身为赵嘉仁集团里面的普通教师,加上胡家相助,让他们得到投资货物的特权。

双方谈妥,立下了婚约,结束相亲,男方父母带着垂头丧气的肖丰离开后。胡月莲的老爹叹道:“长得好看就是占便宜啊!”

胡月莲知道老爹感叹的理由。别小看投资货物的特权,现在有不少有钱人眼巴巴的求着赵嘉仁拿了他们的钱,可此时的航海行会早不是几年前那种啥都缺的时代。济州岛的存储的大批木料经过几年的处理已经干燥完毕,造船厂每月能够下水十几艘船。想在南海航运里面分杯羹的门槛越来越高,若是不能拿让航海行会看得上眼的交换条件,只是想单纯投钱进来赚钱,大概只有等到赵嘉仁倒了大霉,损失惨重才行。

胡月莲还记得自己当时喜滋滋很认同老爹的话,长得好看有什么不对。肖丰有这长相,就是可以得到胡月莲的青睐。然而现在,要准备成亲的胡月莲开始感觉到某种压力。她的未婚夫肖丰能够拿出手的大概只有长相了。论钱财,论地位,肖丰和胡月莲的同事们完全无法比拟。他们大概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

不过这种认知却让胡月莲心中更生出想保护肖丰的愿望,与是胡月莲岔开话题,“这个以后再说。我来这里是想问你,这次赵知州是不是认真的。”

当下的大事自然指要前往两万里外扶桑国的事情,刘猛立刻答道:“赵知州当然是认真的,他还让我推荐几名可靠的人来当船长。”

得了确定的回答,胡月莲点点头,“怪不得袁干事那么不高兴。”

刘猛嗯了一声。袁弘杰干事这几天脸色难看,他也对大家说了理由。一艘船上基本配备20名水手,如果航海大概要动用4艘船。一艘船造价一千贯,加上水手工资,连船带人就是3000贯。4艘船的船队是12000贯。如果航海失败,不仅是一万两千贯就打了水漂,船队里更要有80名精干水手折损在茫茫大海上。袁弘杰不能理解赵嘉仁为何态度如此坚定。

见刘猛确定此事,胡月莲说道:“赵知州已经说了,既然大家对这次航行如此担心,他就自己拿出全部的钱来。既然赵知州如此坚定,我倒是有个想法,就是每艘船上搭配几个十番队的人。”

这个建议让刘猛眼前一亮,他此次从倭国回来,带回来价值几万贯铜钱的黄金白银。赵嘉仁此时完全不差钱,刘猛担心的是损失船上的精干水手。十番队人员都是倭国人,还算是精干的倭国人,若是能让这些人上船。节省金钱成本的同时,也节省航海行会里面的精干水手。他重重的点点头,“如此甚好!我觉得行。”

胡月莲和刘猛商量了一番细节,就做了方案。由胡月莲拿着方案前去找赵嘉仁。赵嘉仁拿到方案之后刚看了一半,就忍不住猛的拍了下桌案,大声称赞。这么多干部里面,基本都是反对这个计划的。最后逼得赵嘉仁强硬宣布他自己出这笔钱,此时终于有干部拿出可靠的办法。

每艘船上配备30名人员,正规水手15名,学员5名,外围拿普通薪水的5名雇员,十番队成员5名。船上这般配比,人数就从原来的20名人员变成30名,还节省了5名正规水手。不仅让船队战斗力增加,还节省了损失精干人员的损失可能。赵嘉仁在此次大航海中希望得到的就是部下们给与实质性的帮助,而不是一味的表示反对。

当然,赵嘉仁并不责怪自己的部下。他的计划是从福州出发先到北海道的函馆,从亚洲前往北美的最近航向就是从函馆出发,抵达北美温哥华,或者更靠北的鲁珀特太子港。当然,此时白人殖民者还没杀到那里,当地还是一片荒地,顶多出没些印第安人。

抵达北美之后,当地就有南瓜这种重要的作物。还能趁着太平洋环流沿着北美西海岸一路南下,抵达目的地墨西哥。最后沿着麦哲伦环球航海的轨迹,顺风顺水的从南美一路跑到南海。太平洋为何叫做太平洋?就是因为麦哲伦航海的时候横渡太平洋的时候无风无浪,一路太平。为了纪念这段航程,才有了太平洋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