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文历算的成就(第3/3页)

这种状况的终结始自一行编制的《大衍历》的出现!

除了纠正刘焯的错误之外,事实上《大衍历》推算出了日行的最快时刻是在节气大雪与冬至之间,而且推测出从冬至到春分有88.99天,从春分到夏至有91.73天,这样春分前后和秋分前后情况基本相同,符合实际情况。

在当时《大衍历》是最先进的历法,开元十七年(729年),李隆基下诏施行这部历法,他在位期间一共实行了29年,虽然后来《大衍历》暂停使用,但晚唐时期这部历法又再次重新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或许所有人都想不到,当这部历法再次重新施行的时候,它的时间居然是800多年。

宋朝的沈括评价《大衍历》是最为精密的历法,历代用其朔方。当时日本留唐学生吉备真备把《大衍历》带回了日本,此后在日本广泛流传使用,对日本的天文学研究影响甚深。

遗憾的是,一行最终没能看到他亲手编制的《大衍历》颁布施行,开元十五年(727年)九月,也就是在他完成编修《大衍历》的同年,45岁的一行因为染上风寒一病不起,不久在长安的华严寺病逝。当李隆基知道一行病逝的消息后,万分悲痛的说出了“禅师舍朕”的由衷话语,追赐谥号为“大慧禅师”,并为他亲自撰写了墓碑文。

在那段长长的碑文中,有两句话在我看来是对一行的最好评价:深道极阴阳之妙,属辞尽春秋之美。

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不懈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是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体现为继承与怀疑批判的态度,科学尊重已有的知识,同时崇尚理性质疑,要求随时准备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认为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

科学精神是对创新的尊重,创新是科学的灵魂,科学尊重首创和优先权,鼓励和发现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

——选自中国科学院《科学理念的宣言》

我知道,一行并没有读过这段宣言,但他做到了。

他的成就固然是那个盛世时代的标志,同样在我国漫长的政治斗争史中,一行用他那伟大的科学成就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并不是那些整天耍弄阴谋权术的无数政客,最伟大的人是用毕生的精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从这一点来看,一行创造的科学成就,使得他足以超越姚崇、宋璟、张说等人,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道耀眼的光芒,今天当我们在深夜抬头仰望星空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在一千二百多年前,那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一个法号叫一行的和尚带领很多人为人类探寻宇宙间的奥秘所做出的努力。

因为他创造的科学成就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