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成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第3/14页)

熊:您在剑桥大学时功课紧吗?

邹:到剑桥后,因为我是化学系毕业,本科没有学过生物化学,所以导师让我补生物化学。但剑桥是没有研究生课程的——一进实验室就开始做研究,没有必修的研究生课程。毕业时也不管什么考试成绩,只看你的论文成绩。当时,凯林教授给了我两本书,说:“你把这两本书读一遍,需要多长时间就花多长时间,当然时间越短越好。同时,系里的有些课你可以去听——不用考,只需听听。然后,你跟我谈一次,我再安排你进实验室。”

我就一边听生物化学本科高年级的课,一边看书自学。大约三个月后,凯林教授问了我几个问题,发现我能答得上来,就给了我一个题目,让我开始做实验。他给我分配了一个实验室。他的实验室是一个个的小房间,每个房间两个人。与我同室的是师兄E. C. Slater,他已在剑桥待了两年,博士快毕业了,对学校和实验都比较熟。我的日常实验技术是他教的。

因为我以前没做过生化实验,不熟悉,所以1948年的头几个月我什么都不会做,摸索了比较长的时间,教授的题目一直做不出来,心里也有点着急。后来一下子就通了,通了就很顺利,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结果出来后,我向教授汇报。他说:你写出来吧。我就写了一篇论文——英文是师兄改过的——然后交导师看。导师又改了一些,主要是内容方面的,有一些说法不太妥当,改了之后定稿。他对这篇论文的评价还可以,说:你可以拿出去投稿。我问:投哪里?他说:投Nature吧。我就把论文重新打了一遍,把他的名字打在前头,然后再拿给他看。他第一眼就把自己的名字划掉,说:你自己去发表。我就自己把文章投了过去,很快Nature就登了出来。

我在剑桥三年共发表了七篇论文,除其中一篇是和导师实验室一位博士后共同署名外,其余的论文都是单独发表,导师全都没署名。这七篇文章中,有一篇是导师给我找的题目。还一个题目是合作的,那个题目也基本上是导师定的,他说:这个题你们可以合作做。另有三篇题目是我自己找的。在我第一个工作完成之后,他说:“你可以自己找题目,你找了之后跟我说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经他同意后,我就放手去做那些题目。

1951年,我完成了论文,顺利通过答辩,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即于当年6月回国,应王应睐教授之邀,去上海生化所工作。

诺奖级成果只能在国内发表

熊:您的工作主要是在国内完成的,它们与您在剑桥时做过的工作可有关系?回国之后,您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邹:回国之后,我基本沿着自己在英国的思路往下做。做过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些酶的研究。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细胞色素,一个是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嘛,我做的是细胞色素C,因为它比较容易纯化,在比较差的条件下,也能将其提纯。当时国外一般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回国后我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并将酵母的细胞色素C和动物的细胞色素C作比较,发现它们非常相像。从进化的角度看,酵母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是很远的,但它们所含细胞色素C的基本性质可以说都是一样的。

琥珀酸脱氢酶的工作是和王应睐一道做的,还有一个合作者名叫汪静英。要研究酶首先得拿到纯品。但这个酶从组织里拿出来以后不溶解,不溶解就很难纯化。国外也有很多人试过,都没成功。所以我们先得设法使其溶解。从溶解到纯化到最后拿到纯品,我们花了一些时间。这里也有一个故事。我们拿到纯品之后,先将结果拿到国内杂志上发表。当时是不允许拿到国外去发的。惯例是先在国内中文刊物上发,编辑部觉得文章有价值,再将其翻译成英文,推荐它到《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所以,从用中文发表,到推荐,到翻译成英文,到发表于《中国科学》上,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美国也有人在做类似的工作,但他所用的方法和我们的不一样。他差不多同时和我们得到类似的结果。如果我们不拖延,发表可能比他还早一点,但经过上述过程一拖延,他反而比我们早发表了一年。1955年或1956年,也许是1955年,在比利时开国际生化学会。当时我们国内的科学家到西方国家去开会是极少见的,需要特批。特批下来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王应睐,一个是汪猷,王应睐就带了这个工作去报告。碰巧那个美国人也在会上,他也报告了类似的工作,引起了很大注意。

到生化所不久,王应睐就给我安排了一个很得力的学生,他叫伍钦荣。我和他一道做过氧化还原酶。生物体内很多东西的氧化都要经过细胞色素系统。细胞色素系统有一系列的酶,一个挨着一个起作用,叫呼吸链。有一些物质通过琥珀酸来氧化,还有些物质通过还原辅酶来氧化,当时有一个问题,人们争论了很久都没得到解决:琥珀酸和还原辅酶是在同一条链上还是各自有各自的路?伍钦荣想了个好办法:比较它们分别作用和同时作用的反应速度。如果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扰,同时氧化的速度应该是分开氧化速度的和;如果两者走同一条路,那么互相干扰,同时氧化的速度应该低于分开氧化速度之和。结果发现同时氧化的速度低于分开氧化速度之和,这就说明它们走同一条路,互相干扰。很可惜的是,在当时这篇文章不可能拿到国外去发表。但是,尽管它只发表在《中国科学》上,在国外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伍钦荣很不幸,本来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