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央化的影响(第2/5页)

本章小结 现代战争乃是一种总体战,除了需要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外,全国军民的一般知识水准,也必须能达到相当程度,官兵上下平素均有严格训练,临事一点不会马虎,始能谈到总体的配合,成为一部运转灵活的“战争机器”。

国民革命军自成立后,由于军校教育受到师资、设备、经费的限制,水准无法提升,学生在军校所学,仅是一点皮毛。进入部队后,又缺乏现代化、标准化的装备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差距甚大,[47]加上后勤支援系统的不发达,军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于行政杂务,无暇进修充实,也少有人能继续接受正规的深造教育。在现代化的军队中,军校毕业后尚可由机关、部队、学校的轮调中学习新技能,但是中国的军官却无此机会。此外,由于连年作战,升迁容易,也减少了历练的机会,许多人年纪轻轻即升至高位,自易产生骄傲自满、不求进步的毛病。领导阶层既不肯研究现代军事知识和技能,又要打现代战争,怎能望其获胜?由此可见,干部素质的形成,除了与其进入军中前的资质及军中教育训练的品质有关外,人事制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军的人事制度,大部分是仿自德、日,对任免、升迁、调补各项,均有完备的法令,但是人事制度的树立,并非单纯的问题,而是和外在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环境方面,最明显的即为由于战乱,使得人事作业无法按照正轨进行。人事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控制员额。在先进国家,乃由军政部门依国防计划而编定国军数额,由此而定每年各种军校的招生人数,以及升迁、退役的人数,并使将、校、尉各级人数比例,步兵与特种兵比例,军官、军佐、军属人数比例,机关、部队、学校人数比例,均能保持合理分配。但是国军于抗战时期人事变迁骤增繁复,加以交通困难、联系不便,致使职司人事机关,对于年资、经历,无法详密审查,更无从编定每年应行异动的数字;而机关、部队长官,则以缺员补充、增员充实,往往需才孔急,每不遵守人事法令,躐等超擢,权宜任用,遂使人事权衡无法按正轨进行,幸进屈抑的弊病,也就在所难免。更有进者,抗战时期,国内的政治尚未充分整合,中央主管人事的官员,不论管的是正规部队或是地方部队,首先即需注意各单位的历史,及其部队长与统帅部的人身关系,有些尚是鞭长莫及。[48]

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传统中国的政府机构尚有一套相对客观、公正的文官制度,以阻止随意任用私人,自清末科举废止后,除了少数与外人有关的机构(如海关、邮电、铁路),人事较上轨道外,其余均为赡徇(favoritism)流行之地。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位学者对于民国以来政府机构的人事制度,即曾有以下的评论:

人事制度,有称之为关系制度者,盖谓欲献身政治,虽有本领而无关系,终不得升堂入室;反之,有了关系,纵无一技之长,亦可得因人而进。因此,“一人得道”,就可“鸡犬升仙”。这种政治通病,实由于人事行政,没有整个确立的健全系统,用人行政,完全受各机关主官之影响。各机关主官,为要布置心腹爪牙充其外围,不得不利用私人;为徇各方情面,又不得不侧重关系。于是整个机关,均为私人关系所控制,其他各级无关人员,随时都有遭受裁汰的威胁。[49]

笔者以为,这位学者只看到了任用私人的现象和“关系”的重要性,却未深入探究其原因。事实上,当时中国仍是一纯粹的农业社会,尚未建立起商业体制。大凡商业社会,其中各种因素均可自由交换,相互取代。而传统中国社会,所赖以联系的,主要是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而非制度。[50]军队为社会的产物,自然也反映其作风。抗战期间(尤其是到了抗战后期环境艰苦时),国军的待遇微薄,营养不良,升迁渠道不顺畅,各种人事制度均无法发挥功能,而在战场上居然能将日军拖垮,所依靠的除了民族大义外,就只有官兵情感。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强调人身政治,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于是蒋介石除了组织各种训练团队,经常自己出面之外,尚需要兼任中央军校及各分校校长的职位,团长以上人员的任命,均需经他亲自召见圈定。[51]一位中级军官在其回忆录中,即不认为讲关系有何不对:“其实一个团体,不论单位大小,同事、长属之间,无不讲求关系,任何事理沟通,也要讲求关系,有关系才好做事,才能团结,团结才能发挥力量。”[52]既然如此,主管自然希望能用和他自己有关系的人,才好做事。至于那些没有关系的部属和同事,则要设法培养情感和信任,有了情感和信任,才好做事,才能团结。无怪乎所有教导军官如何带兵的书籍和文章,大多建议干部要在团体中营造家庭的气氛、广施恩惠、受过让功。[53]相反的,如果一个部队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遭到破坏,则其战力将立即受到影响,如孙连仲即认为地方部队每经改编,半年内均无法恢复原有的战力。[54]又如汤恩伯在抗战期间,能够驰骋南北打硬仗,乃是靠他亲自督练的基本部队,可以指挥自如。战后全国部队整编,汤部的基本部队被削弱,在临沂战役、京沪保卫战中与中共军队作战,所指挥的都是临时抽调合并的部队,因此没有打过一次胜仗,抗战英名,付诸流水。[55]如果此一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中心人物发生变动,所引起的震撼更大,如北伐完成后,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徐永昌被任命为绥远省主席,他以主席是一文职,不愿带兵前去,拟将所部交出,盼能借此树立“军民分治”的风气,但是不料竟遭到全军干部一致的反对,副军长黄胪初(与徐系陆大四期同学)甚至痛哭流涕,指斥他“出卖三军,换取主席”,后经徐再三向大家剖析,事情才告平息。[56]反之,抗战时期日军的高级干部,则仍能照常举行定期调动,并常在各战场抽调部队,予以合并后,即和国军作战,仍能指挥自如,战力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