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级军官(第3/4页)

如果我们一般高级将领——军长、师长和参谋长等,都能具备外国军官一样的精神和学问,负责任、守纪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那我们军队的力量就一定精强,精神就一定振奋……现在反动派到处宣传,说我们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下级军官也很健全,惟有我们一般高级将领人人都是腐败堕落,而且阶级愈高,精神愈萎靡,行动愈腐化,狂嫖滥赌,走私经商,吃部下的空额。不仅反动派如此说法,就是一般外国朋友也是如此看法。这不能怪人家轻视我们,而必须反省我们本身有没有这种缺点。我可以说,我们高级将领虽不是人人如此,至少大部分已经腐败堕落了。且不谈私的生活,你们试一检查自己司令部的内容和业务,就可以知道实在是空虚而泄沓。现在各级司令部的组织宠大散漫,办事没有科学的精神,不知用科学的方法,高级将领管理不力,指挥无方,对于部下工作人员,没有适当的训练和考核,以致人浮于事而事无责成。尤其是命令下达的时候,可以说根本没有监督他实行。所以部下对于命令是否明了,已否执行,完全不理。如此,任何事情都不能认真实在,那就无怪乎我们军队有名无实,内容空虚了。[12]

事实上,早在1938年的一次会议中,蒋介石即已指出国军将官的学问和技能,远不如同级西方先进国家的军官,也比不上日本的军官,他甚至认为“我们作总司令的,只比得上人家一个团长,我们的军长、师长,只当得人家一个营长和连长。”[13]一般国军将领也都认为日本高级将领之中,虽然缺乏出色的战略家,但在基本战术、战略原则上,均能一丝不乱,绝少发生重大错误;做事也多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14]

国军将领的学问和能力不如日军,固属事实,但是我们接下来要检讨的是原因何在?笔者以为,除了前述军事教育质与量不足、升迁过速、未能实施经历调任等原因之外,以下两项因素不可忽视。

第一,指挥官的分外责任及杂务过多。先进国家部队中的高级军官,平日除训练及自我充实外,别无他事,原因在于指挥官本身均受完整训练、各级干部素质相称、后勤补给制度健全、物质条件俱备,而近代中国的指挥官则无此福气。各部队长每为“开门七件”及其他琐碎事务,终日忙碌,以至于无暇致力于教育训练,甚或以交际应酬为能事,以此为猎取功名的捷径,而疏忽学术。1943年,军事委员会颁布《军师长亲勤督训办法》,即系对此而发;盟军所作“中国军官地位愈高能力愈弱”的批评,军界人士也认为是其来有自,不尽为诬。[15]论者以为,如想排除军队及军官的分外责任,使其专心于部队的训练及本身学术、技能的充实,应在以下各方面加强。

1. 军队任务方面:实施军民分治,部队长不干涉地方政治及民众事务;确立保安制度,由警察及保安部队负责地方保安,军队专行训练,而不驻防。

2. 人事制度方面:军官缺员应迅速补充,避免产生干部不足的现象;提高军士待遇,以健全军士阶级;改善兵役,防止逃兵;充实人事职员的权责及业务,使主官除考绩外,无人事烦恼,更不容随意行事。

3. 经理制度方面:凡粮饷、被服、阵营等事务,军需人员应切实负起权责,无须军官分心经理。

4. 教育训练方面:大量分设或扩充各兵科学校,充实并普及各级军官的兵科学术技能,特别是将官及上校,尤为必要,期以充实其本身及对部下教育训练的能力;分区设置军士学校,以提高军士水准;充实器材、场所及设备,以提高教育训练品质。[16]

第二,参谋组织不够健全。将帅如需亲自处理细务,不仅是不胜其烦,而且心力分散,对于部队的监督,势必难期周密,故在将帅身边设有幕僚组织。学者指出,近代美军参谋本部的建立,一共花费了14年的时间。中国近代由于政治不安定、军队庞大,因此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更多。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执政尚不及十年,日本即发动侵华,缺乏时间建立完善的参谋制度。直至1937年为止,陆军大学仅训练出不到2 000名的指挥及参谋人才,大多数的部队指挥官均未受过陆大参谋作业的训练。[17]抗战期间,国军的参谋制度才逐步建立,据一项军令部的统计显示,1940年时全国参谋学资不合者,达二分之一以上,至1942年时,减为三分之一强。[18]此时参谋的素质,如以司令部的性质加以区分,大致上以集团军以上的参谋人事最为健全,军部次之。师则人才缺乏,成绩甚差;兵站总监部与分监部的参谋素质,尤为低劣。军以上的各级参谋长,大多毕业于陆大,能力尚佳,表现也不错,只是资历有不免稍差者。师参谋长多为军校出身,长于部队经验,但是缺乏运筹之材,因此师的幕僚业务,不但零乱欠缺,且较往日低落。至于各级司令部的中、低级参谋人员,偶尔也有出身短期训练班的,一般经验尚可,战术修养则不足,差堪推行日常业务,至于自动自发工作和研究发展的精神,则几乎是百无一二。[19]俄国驻华军事代总顾问返国时,曾应蒋委员长之请,指出国军的缺点,认为国军“营以下的动作,大体可以说是很注意了,但团以上到军、师为止,各级司令部的业务极不健全。图上作业与沙盘教育可以说完全没有,指挥所与参谋业务的演习,更是完全忽略,所以中国军队一到作战就莫名其妙。既没有具体的作战计划,也没有完备的作战命令!”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团以上司令部人员,很多不是正式军官,而多是主官的私人,往往很重要的职务,交给一些落伍的军官或不习军事的文人来担任,参谋人员虽然有些是陆大毕业,但大多数都是缺乏实际的经验,在部队里面也没有专门业务的训练,所以人事参谋不知怎样来管人事,补给参谋不知如何来办理补给,至于军需、军械人员,更多滥竽充数,甚至于管理物品、检查物品的常识都没有!司令部的人员既不健全,司令部的业务自然无法推进。”[20]一般说来,随着参谋教育的发展以及军令部人事制度的运作,参谋人员的素质,不同于其他一般军官,至抗战后期,有日渐增高的趋势。[21]至1945年时,各战区各集团军上校以上参谋,大多出身正式军校和陆大,中央系部队的参谋,出身陆大者更多。[22]不过一些地方部队,甚至直至抗战末期仍未有完善的参谋制度,而以“认识字的作参谋,不识字的作副官”,若干参谋虽然知书识字,但仍不懂得如何使用地图。[23]至于日军的参谋,由于陆大教育发达已久,以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仍有35%系陆大毕业,[24]素质较国军为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