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最后的盎格鲁-撒克逊国王(第3/3页)

最后一位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哈罗德·戈德温森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壮烈殒落,威廉完成他征服英格兰首功。人们喜欢羞辱亡国之君,因为他们是失败者,但各种谩骂之辞加诸哈罗德头上都严重不公正,不是每个亡国之君都因为怯懦、无能、残暴丢掉江山,实在是个人不可逆的时运也!

后世有传说讲述,哈罗德国王丧命,尸体已无法辨认,他母亲以提供与哈罗德身体等重的黄金为条件,请求征服者威廉送还尸体遭到拒绝。哈罗德心爱的前妻埃迪丝·伊万内莎走进战场,通过只有她知晓的胸膛标记,认出丈夫尸体,使爱人得到一场基督教葬礼。德国大诗人海涅以传说为依据,写下了感人泪下的著名诗篇《黑斯廷斯的战场》:

撒克逊修士阿斯高特和艾尔里克

瓦尔沙姆隐修院院长的两名使者

奉命前往战场

带回施主哈罗德国王遗骸

他们走进尸堆

无法辨识

他们悲伤和无望

为了不辱使命

请来一位妇人埃迪丝·伊万内莎

人称天鹅颈美人

她是国王的情妇

从遍地尸体中妇人认出了国王

那是她一直深爱的人

胸口上留有她的咬痕

她一言不发,泪已哭干

吻他的眉毛,吻他的嘴唇,吻他的伤口,直吻到胸膛

她以童声般哀伤的语调

唱着悲痛的葬歌

凄厉的歌声回荡战场,响彻整个晚上

哈罗德战死,贵族们已在伦敦拥立小王子埃德迦为王,但未举行加冕礼。哈罗德的几个儿子逃到西南部召集部队准备反攻,北方两位伯爵正带兵向伦敦挺进,伦敦居民素以剽悍著称,威廉深知兵力不足以马上拿下第一大都,先率兵绕着伦敦周边地区沿途扫荡示威。

威廉扫荡示威期间,从伦敦到地方上的大教士和大贵族们已经开始动摇,才15岁的小王子无法肩负卫国重任,不能组织有力抵抗。忏悔者的王后,哈罗德的妹妹埃迪斯所居住的温彻斯特市率先表示投降,埃迪斯随后公开向威廉宣示效忠。紧接着以坎特伯雷大主教根蒂斯德为首,竞相前来投诚,有力的反抗逐次瓦解,威廉见大势已定,12月21日率军进入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