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南征北战 三十三 征朝溃败(第3/4页)

“若是个男孩……就叫他‘拾’好了。鹤松叫‘弃’,所以养不大……”

“阿拾公子?”

“阿拾公子……不能加‘阿’字,‘公子’也多余,能不能养大还不知呢。也许他便是为了让我伤心,来到这个世上的。”

“不,是为了让大人高兴才来的。”

“唉,就算是,也不能加‘阿’或是‘公子’之类,只是叫‘拾’,叫他‘拾’。若不能活下去,还不如不出生好。”

秀吉奋笔疾书,他在言辞上透出,这个孩子可能不吉。这老父亲分明心中狂喜,却要压抑!有乐觉得甚是可悲。改变的不只是茶茶一个人,秀吉也因相继遭遇亲人之死,逐渐变得可悲,如此一想,令人顿生无着无落之感。过去那个奔放自如的秀吉,他的自信究竟是何时,从何处来的呢?

“我写好了,有乐。”秀吉道,“当然,因为军务繁忙,我不能去看他或去抱他了。这个消息让我迷惑。丰臣家已有秀次这个嗣子了,这个孩子在我让出关白之位后才出生,实在是麻烦。”

“大人,孩子还没出生,不知是少主还是小姐呀!”

“就是,因此我才生气。即使是儿子也不高兴,就叫他‘拾’,也不要加‘公子’等称呼。我这里写得很是明白。”

“有乐不明大人的心思。”

“哦?”

“是,不称呼您的儿子‘公子’……”

“我对北政所下令:绝不要加‘阿’和‘公子’之类。”

“大人变了!”

“我没有变,只是想法改变了些。”

“可是,有乐以为他便是鹤松转世。”

“哼,什么鹤松转世!有乐,像你这样的人,怎会相信此类无稽之谈?”

有乐笑了,“有乐相信是大人对神佛的虔诚,把一度失去的少主召还了……”

秀吉听了这番话,拍膝笑了起来。他颇喜有乐这番话,眯着眼睛不停地笑,“有乐,你这些话可真是巧妙的迎合啊!哈哈。我对神佛的笃信,会使一度被召去的鹤松回来,这都是什么鸟话啊。哈哈哈。如果生的是女子,就是母亲回来了?好笑,哎,让人笑破肚皮……”

有乐很快恢复了冷静,“不好笑,大人,死后有无灵,完全看人生前的心。”

“好了,不要说了。好好,不管生下的是男是女,我都不让他用‘阿’字和‘公子’的称呼。就这样吧。”秀吉说着,突然陷入沉思,不过他心情已变好了。连续的不幸和战局的不利,大大动摇了秀吉的自信,毫无疑问,他在与动摇的信心痛苦搏斗。

此后,每当由朝鲜送来军情,秀吉的意见都不同往常。淀夫人的怀孕或许战胜了他的动摇。他欲相信,夜晚已过,清晨再度来临……可是,有时这反而又成了动摇的原因。

是年十二月十八,改元,年号文禄。文禄元年只有十二天,接着就进入了文禄二年。改元的同时,秀吉又说自己要渡海,去和渡过鸭绿江来到朝鲜的明朝将军李如松决战。“晤……我又要有孩子了,怎么能就此老去呢?我要站到阵前去,一脚踢散大明军。”之后他真的派黑田长政送信,说三月要渡海征战。

可是,文禄二年正月起,就诸事频频。

正月初五,正亲町太上皇驾崩,同一日,明将李如松和朝鲜军配合,一起进攻平壤……两个消息几乎同时抵达名护屋。

在平壤,有小西行长频频谋划议和之事。行长认为,如果败给明军,非但秀吉没有面子,诸将也会陷入难以预料的苦战之渊。

“毕竟我不去不行,奉行们顶什么用?”秀吉有时放出大话,有时耀武扬威举行茶会,可是,他的鬓发迅速变白,衰老得甚是明显。

小西行长于文禄二年正月初八在平壤被围困,大败于烧了牡丹台的李如松。同时,明朝的先锋钱世桢等又渡过大同江南进。留守朝鲜京中的石田三成、增田长盛等,也在这个时候与黑田、加藤、小早川诸将撕破脸皮,但为了挽回颓势,不得不于正月二十一暂且退回京中。

不管什么战争中,总会发生诸将意见不和的情形。然而,这次的战争,小西、石田、增田等一开始就相当清楚其不利形势,不过都不敢与秀吉明言。加藤、小早川、立花、吉川、黑田诸将则不知这背后之事,开始时尚充满斗志。两方不和,一方为了能早日议和而焦躁,一方却以武士的心境勇往直前。

正月二十一在京城举行会议,虽然很多人不情愿,却不得不承认事实真相。

正月二十六,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吉川广家、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等在碧蹄馆遭李如松的反攻而败走平壤。同月二十九,与锅岛直茂同抵京城的加藤清正,于二月十六再度为李如松所破。小西行长、黑田长政、石田三成等重建攻打幸州山城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