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宋哲宗:宋徽宗应该不会亡国吧?【感(第4/4页)

宋哲宗赵煦心情复杂极了,果然,他要死了。

宦官立刻跪倒在地:“陛下,天幕妖言惑众,万万不可相信呀。”

“没事,朕都清楚。”宋哲宗赵煦韩笑说道:“天幕夸朕多有建树呢,父皇九泉之下想必也会高兴。”

可就在这时,天幕又说:【很多后人还觉得如果宋哲宗这位猛男如果不早死,那么大宋可能就不会那样了。】

此话落下,宋哲宗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这什么意思?

未来的皇帝不行?为什么?

同母弟弟简王赵似为人颇为稳重,是个明君的料子,他应该不会让大宋走下坡路吧。

紧接着,他便听见了:【宋哲宗死后,宋哲宗的弟弟宋徽宗赵佶继位。】

宋哲宗眼前一黑,什么玩意?端王继位?为什么会让端王继位?

等到他听见向太后,顿时了然。

他并不是向太后的亲生儿子,他和简王赵似都是德妃所生,德妃如今还在人世。如果同母弟弟依旧上位,那么德妃一定会被加封,直接威胁到向太后的位置。

糊涂!端王不可以君天下!

端王从来没有接受过一天的帝王培训,而且名声极差,如何能够当皇帝?

宋哲宗赵煦心神大震,脸色苍白如纸,剧烈咳嗽起来,绢布上面绽放点点红梅。

“陛下,太医熬的药来了,快喝药!”

宋哲宗赵煦猛然接过温热的药汤,像几天没吃过饭一样往下喝,每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求生欲望。

他要活下来,看看宋徽宗到底做了什么!

听天幕的意思,这位宋徽宗估计做得不好,应该让宋朝走下坡路了。

不过他和父亲强力变法,给宋徽宗留下的是强大的大宋。

即使宋徽宗做得再差,总不可能亡国吧!

宴会上,酒桌全被掀翻,杯盘狼藉,酒水洒落一地。

刚刚口出狂言的文人皆被痛打一顿,鼻青脸肿,捂着腮帮子,敢怒不敢言。

差点忘了,这位辛弃疾可不是普通的文人,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拉起了两千人的队伍,参加抗金起义军。

一身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辛弃疾哪里受得了他们逼逼赖赖?直接就动手了。

不过没打死,还是留了条命。

“如今朝廷风雨飘摇,你们不去抗金,反倒不思进取,醉生梦死,还在这里对先贤评头论足。你们还有脸吗?”

刚刚叫得最欢的文人腮帮子肿得老高,门牙都好像被打掉了一颗,含含糊糊地说:“你又不是这天幕,又不是你来排名,不论是谁,总归不是那晚节不保的李清照!”

谁知紧接着,天幕就开始播放李清照的画面。

那些文人的脸唰地一下变白。

名声对于文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是有鼻子有脸的人,结果当场被辛弃疾打了一顿,又被天幕当场打脸,这一下自尊心受到了重创。

他们顿时没了

嚣张的气焰,如同丧家之犬,掩面而去。

辛弃疾冷笑着说道:“杜工部说得好,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是杜甫的诗句——你们这些人死了,名字也被人遗忘,也不会影响李清照的声名像江河一样万古流淌!

李清照十几岁就名满天下,粉丝众多,多少少男少女是看着李清照的词长大的,辛弃疾也是其中之一。

结果她二婚出了问题,导致风评急转直下。如今佳人已逝,还是绕不过那一句“晚节流荡无归。”

李清照的粉丝非常不满,可面对大环境,实在没有办法抗争。

粉丝们松了口气,如今天幕评选她为十大诗人之一,和唐朝先贤并列,可算是沉冤得雪。

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易安居士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伟大的诗人!

天幕下,很多闲置落灰的《易安居士诗集》一下子成为书店畅销品,人人都想买一份,很快就卖空了。

店家不得不赶紧进货,才能满足这群疯狂的客人。

店家痛苦并快乐着,自己只是因为个人喜好而进了这么多易安居士的诗,谁能想到易安居士的诗集会再一次变得这么紧俏!

甚至有人远道而来,就是想买一本放在家里收藏。

一本诗集居然能炒到天价。

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把自己那本收藏的诗集给卖了。因为按这个情况,以后可能就买不到了,他自己还要看呢。

在她死后,再一次出现了年轻时候的“文章落纸,人相传之”的场景。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天幕无处不在,只要抬头看,就能听见易安居士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