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秉烛游(七) ◇(第2/4页)

“宴席之间,我少与你同列,巩氏与你作对,我也没办法替你出头。”周檀扶着船沿,目光闪烁,“你上次来东门接我已是不该,幸而太子信了市井流言,以为这不过是表面功夫。”

他转过头来,目光映着逐渐远去的灯火丛林:“你当初……心疼我的声名,我却只恨它烧得还不够热烈。”

曲悠拽紧了身上的披风,刚要回话,却见周檀突然起了身,扶着她到了船舱之内,案上有简单笔墨,周遭寂静,只有潺潺水声。

“说起来,我倒是许久不写诗了。”

周檀拿白玉镇纸压住了,提笔蘸墨,曲悠想把他的笔抢回来,却不料周檀直接覆在了她的手上。

她不知是不是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却见周檀就在她近在咫尺之处,借着点微弱灯光拿着她的手在笺上写字,曲悠一时出神,回过头就在光下看见一行熟悉诗句。

——朱门绣户按歌舞,玉楼酣酒小不足。

可这首诗不是《春檀集》中第二首,周檀笔下写过最香艳的句子吗!

怎会在如此情境下写出?

她目瞪口呆地看着周檀板板正正地拿着她的手,写出了她耳熟能详的后两句。

——聚脂凝香细细枕,手把丽馥作帐读。

写完之后周檀摩挲了一下她的手,半晌没说话,也不知是不是因这艳词有些不好意思,曲悠伸手在笺上摸了摸,喃喃自语:“可这不应该是在七夕……”

这首名字叫《七夕遥夜题春风化雨微醺》,为何会在这里出现!

话刚出口曲悠就觉得不对,于是紧急改口:“呃,我的意思是说,这首听起来像是七夕此类佳节时,男女欢好所作。”

周檀顿了顿,拿着她的手为这首诗题了名字。

——七夕遥夜,题春风化雨。

想了想又加了两个字,微醺。

曲悠彻底怔住,周檀松了她的手,将信笺捡起来折好:“无妨,改日叫黑衣将此诗流出去,不管是否七夕,总能为我再添些薄幸名……你若遇人谈起,不必反驳。”

她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小舟却撞上了岸边石阶,重重一荡,黑衣在船尾道:“大人,到了。”

下船时她看见周檀脸颊泛红了一些,不知是否因为小舟内太过憋闷,瞧着倒是如同那首诗的名字。

微醺。

彭越不同于傅庆年这种勋贵世家出身的要员,从前不在汴都,也无宅地,显明坊中寸土寸金、有价无市,他买不着那里的宅子,故而府邸立在汴河下游的昌乐坊中。

昌乐坊是新贵偏爱的地界儿,坊内不像显明坊中划分严明,常有富贵人家将府邸修成一片,由于地广人稀,相隔也不算近。

譬如彭府周围最近的宅子也在半里之外,这条巷子仅有一户人家,就算闹翻了天,旁人估计也难知晓。

周檀一早就把看守的刑部侍卫调走了,曲悠走近了两步,她本以为周檀要带她翻墙钻洞、寻个小门,不料对方却带着她直接从正门进去了。

“你为何从大门进入?”

周檀见她脱下了身上的外袍,便接过来搭在了手上,闻言奇道:“不走门,难道还要翻墙不成?我倒是可以翻墙,你会吗?”

曲悠傻眼:“但是你这么正大光明进来……”

“无妨,”周檀朝后指了指,“彭府大门是刑部查封,我叫黑衣带来了刑部的封条,等到你我离开后,再叫他重贴上就是了。”

她边走边道:“那这算什么偷东西?”

周檀回复:“不叫别人知道我们来过,又想将东西带走,难道不叫偷?”

两人从彭府正堂开始找寻,黑衣不知从何处寻来了一盏提灯,曲悠接在手里,他便低头下去了。

先前彭越流放时走得极为匆忙,德帝未夺家产,他匆匆卷了自己所有值钱的物件,余下的则被奔逃的妾室、奴婢分光,傅庆年还曾经私下派人来搜过府,每间屋子里都是一片狼藉、东倒西歪。

曲悠提着灯小心绕开门口砸下来的牌匾,随周檀一同进了彭越的书房——这想必是他最要紧的地方。

“先前傅庆年来找,一无所获,此物必然不在寻常位置,”周檀为她挡开了房中一片摇摇欲坠的架子,“那句诗……”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曲悠喃喃道,“或许我们可以先寻符合这诗歌的字画和书籍。”

可彭越书房中珍藏的书画亦有不少,虽被他带走了许多,装裱好的画轴仍旧堆了一口青花瓷缸。

周檀在灯下打开画轴细看,曲悠则在屋内转了两圈,连天花板都观察过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能藏东西。

她漫不经心从跨过门前倒塌的屏风,想要去门框处看看,无意低头一瞥,却立刻发现了关要:“周檀,你看此物!”

周檀转身低头,看见灰扑扑的屏风上印了一个旧得几乎看不出来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