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洲际杯决赛:第一场(下)(第4/5页)

没有!

杭峰的起落点有问题吗?

没有!

也就空中姿态。

前半部分都挺好,落地差了一点点而已。

那就扣个0.5分?

0.5分而已,杭峰拿得起。

他至少在比赛里完成了这个动作。

而且他展示的是这个动作吗?

不是!

是态度!

对裁判的尊敬,对赛场的尊敬!!

杭峰的选择确实没有错。

简太了解国际赛场那些老家伙们的想法了。

你不敢做和做了没完成,就是不一样。

这一次,在“X-games”上曾经出现的一幕,再一次地出现在了查利总裁判的身上。

查利总裁判笑了。

比起那三名华国裁判,查利总裁判应该是这里,最了解杭峰的那一个人。

毕竟要考察一个人是否具备成为“种子”的潜力,他肯定会对那个人做出更深入的了解。

到目前为止,杭峰所有拿到他这里的履历,唯独缺少的就是一个向后抓板的动作。

杭峰在资格赛第一场的第一跳,确实也做了向后抓板的动作,可要是以为那点儿展示就能取巧,让他忽略杭峰的弱点,那就太小看他了。

能当总裁判的人,眼光何止毒辣。

当然,杭峰今天就算不做这个动作,选择其他更擅长的动作,拿到的分也不会偏差。

可是他做了,态度就不一样了,至少在查利总裁判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在四周半趋于“小完美”的选手。

这种才是真正的好印象,之后会对杭峰在国际赛场上,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

查利总裁判回去述职的时候,也不会吝惜于告诉其他同事,杭峰的全面性。

所以很多U型池选手,在国际赛场上打拼了四五年,四周半的难度也没少上,可是最后的分数都不算高,都是有原因的。

总是那些翻来覆去的动作,却不给裁判看他们最希望看见的动作,还以为自己遮挡的足够严实,当裁判老眼昏花吗?

杭峰做了对的选择。

当然在格局不够的人眼里,就不一样了。

没有进入决赛的选手也在看这场比赛,当场就评论道:“这一跳完成的很勉强,要被扣分了。”

继而,说着这句话的人,就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就连来“一日游”的奥利,也在看见了杭峰这一跳后,为他狠狠地捏了一把汗。

杭峰怎么会在第四跳做这个动作呢?不是有其他更好的动作吗?难道是教练安排失误?还是杭峰真的失误了?会不会影响后面的得分啊?

格局不够的人,自然只看这一场比赛。

格局足够的人,看见的却是杭峰飞腾的未来。

“成了!”

在杭峰顺利落地后,关注这场比赛的范总和孙烈同时松了一口气,继而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范总是单纯觉得杭峰能够在自己最差的地方,成功完成,以后在裁判的眼里就是没有弱点的选手,对他未来的比赛影响深远。

孙烈却是有种被触动的感觉。

毕竟他在一个瓶颈上停留的太久了,久到开始自我质疑,在绝望中一点点退步,那种身处迷雾,左右都无人可以帮他一把的感觉。

太孤独,太难过。

孙烈非常清楚杭峰的弱点在哪里。

他本来以为杭峰不会去暴露自己的弱点,可他还是在这么重要的比赛里做了,虽然做的不那么从容,可这种精神对他的鼓舞真的很大。

世界上滑到30岁的老将还比比皆是,我才23岁,难道就要这么轻易的给杭峰让步了吗?

对得起那过去15年的付出吗?

对得起自己这“一哥”的名头吗?

五周而已,又不是没有做过。

能成功第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做的多了,哪怕摔也能摔出一个成功吧?

年轻的小孩儿都气势凶凶地追了过来,自己真的不能再裹足不前,畏畏缩缩了。

杭峰这一跳,不能说完全打破了孙烈的瓶颈,但也给了他去重新挑战的动力。

不管了!

就在这个赛场上拼一拼吧。

没准就单车变摩托呢?

范总完全不知道孙烈已经在悄悄摸摸地改动作了。

只能说杭峰的强势,真的挺刺激人的。

这边杭峰第四跳完成,略微的勉强,多少有点影响第五跳。

一是不在完美状态下的起落,增加的迈速不够,一个就是混乱的心跳影响整体状态,呼吸的节奏都乱了。

最后一次向上冲的时候,杭峰张开嘴快速呼吸了两口,冰冷的空气刺激的肺部都隐隐刺痛。

勉强将又有点上头的热血压下来,脑袋勉强保持清明。

没关系。

只要最后的速度够,自己完成一个难度最低的五周没问题。

注意起跳点。

注意发力程度。

就是这里。

跳!!

身体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地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