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2/3页)

亲卫功夫过硬,逼退围杀他的反贼后,担心樊长玉,回头看了一眼,就见樊长玉一刀劈倒一个,虽避开了要害,被她劈过的反贼,却半天也没能再爬起来。

她一个人,手拎两把杀猪刀,跟个小旋风似的在人堆里打转,原本是反贼追杀他们,现在却隐隐有了她追着反贼打的架势。

亲卫看得迷迷瞪瞪的,心中不住地感慨,他们侯爷喜欢的,果真不是一般姑娘。

被樊长玉扔出人堆的少年也看傻了眼,回神后赶紧一骨碌爬起来,赶回去报信:反贼做了两手准备,在前边大张旗鼓骂阵,在后山偷偷摸摸搞突袭!

跑出没多远,就跟另一名回去报信的亲兵遇上了,那少年看到他带人来,几乎是喜极而泣,指着身后道:“快!快!反贼假扮成咱们的人上山来了!”

亲兵想到公孙鄞的交代,忙带着一百轻骑赶去帮忙。

有了援军,假扮燕州军上山的反贼很快被制服。

斥侯去后山的各处据点查探后,回来沉重摇头道:“咱们的人都被乱箭射死了。”

跟樊长玉并肩作战的那名亲兵,气得对着被绑起来的反贼兵头子左右开弓揍了两拳。

兵头子被打得吐出一口血沫,大笑道:“弟兄们上山来,好歹拉了这么多个垫背的,值了!”

亲兵又照着他鼻骨狠揍了一拳。

一番审问后,也很快问出他们是如何上山的。

这伙人换上从战场上燕州死卒身上扒下来的燕州兵服,假称是游离在山下的那支援军,骗得山上守军放松警惕,靠近后便以乱箭射杀。

他们此番上山的目的,便是为了趁着前边大乱,救回随元青。

两名亲兵都提议把这伙反贼带回军营去,交与军师和武安侯定夺。

樊长玉又看了一眼山下冒炊烟的地方,说:“他们都上山来了,山下应该没人了吧?”

前去搬救兵的亲兵生怕樊长玉还没死心,道:“樊姑娘,反贼兵马众多,在山下的兵力部署复杂,不宜……”

“你等会儿。”

樊长玉突然打断他的话,拎着一名被绑起来的小卒就走远了。

她把那小卒扔到一棵树后,指着山下问:“你们山下还有多少人?都藏在哪儿?”

小卒傲气道:“老子不是那等贪生怕死之辈……”

话音未落,狠劲儿十足的一拳就已经砸在了他鼻骨上。

小卒惨叫一声,鼻翼下方很快流出两管鼻血。

樊长玉虎着脸继续问:“说不说?”

“这个山口只余一千人马,守在山下等着接应。”

樊长玉把人拖了回去,被俘的小卒们只听得打人的惨叫声,没听到具体的谈话,见被带回去的那名小卒被鼻血糊了满脸,一时间都心有戚戚。

樊长玉又拎了另一名小卒过去问同样的话。

这法子还是她从前听王捕头说过的,王捕头说县衙里审犯人,怕犯人串口供,就会分开来审,这样就很容易辨出是真话还是撒谎了。

她问了三四个,得到的都是这样的答案后,才对两名亲兵道:“山下只剩一千人,都守在山脚下。”

两名亲兵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樊姑娘且稍等片刻,容我再回去带些人马。”

那名亲兵继续回去搬援兵后,樊长玉和先前一起作战的那名亲兵带着百十来名谢征一手训练出的轻骑摸下了山,暗中观察守在山下的那一千反贼的动向。

山路陡峭,骑兵们都没骑马,但能成为骑兵,身体素质本就比步兵更为强悍,以一敌二不在话下,这也是亲兵放心樊长玉下山来的原因。

他们原本是要等那名亲兵再搬点人马来后再动手的,可远处疾驰来一匹骏马,马背上的斥侯似乎同那反贼小头目说了什么,守在山脚下的一千反贼忽而哗啦啦地掉头跟着那名斥侯走了。

樊长玉问:“他们怎么走了?”

亲兵也不知是何缘由,只道:“兴许是前山出了什么变故。”

打架摇人这个道理樊长玉还是懂的,她当即就道:“那咱们得想办法把这波人拖住,不然前山那边打不过怎么办?”

亲兵尚有些犹豫,樊长玉已经目标很明确地朝着反贼扎在这处山口的军帐跑去了。

亲兵怕樊长玉有什么闪失,只得跟着去,其余兵卒也一窝蜂地冲了出去。

樊长玉冲进反贼的军帐里,啥也没要,只翻箱倒柜地找盐。

等找到反贼囤放粮食和盐的地方后,樊长玉扛起两袋盐就跑。

其余将士见状,也跟着扛粮食。

反贼刚走远,就瞧见山上的燕州军下来抢粮了,赶紧又撤回来想围剿樊长玉她们。

这只是反贼的一个小屯兵点,所囤的粮食并不多,跟来的百来十名将士,人手一袋都没扛满。

亲兵跟在谢征身边征战多年,一见反贼掉头就让大家伙儿赶紧跑,还放火烧了那些空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