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二合一(第3/5页)

倘或她有这个机会……

晴雨面颊微红,不敢深想。

宣明繁既说不用熏衣,她们不必再久留。

宁湘憋闷半晌的胸口总算舒缓了些,回到屋子发现汗流浃背,腹间微微紧绷发硬,原以为是怀孕体质的变化。

换了衣裳后,才忽然惊觉可能是今日闻香过久的缘故。

元嫔孕时,宫中严禁一切香料,宁湘没有近身伺候,一时忘了,这会儿回过神来,莫名的心惊,下意识地抚上肚子。

所以宣明繁是看出她的不适,才叫撤了香炉?

宁湘被这个想法惊到!

随即又否认。

新帝日理万机,没有这么细致入微。

但一想到他今日看自己的眼神。

宁湘就不寒而栗。

先前她还侥幸,他没认出自己。

这回那清幽的视线在她身上停留那么久,不可能再说不认识。

他要抓住她冷声质问她为何给他下药一夜荒唐不告而别,宁湘还能硬着头皮辩驳几句。

可他并没有要拆穿她的意思,甚至连多余一句话都没有。

宁湘彻底没了底。

她要不要寻个机会告诉他,她肚子里有了一个孩子?

她不信他还能如此淡然。

可是也就想想,她怕第二天惨死深宫,一尸两命。

宁湘哀叹,今后前途未卜,可怎么是好啊!

……

好在后面几日宣明繁忙于政务,在书房召见诸位朝臣商议国事,有总管太监尤礼在侧,不必宫女去伺候。

书房内,气氛凝重,剑拔弩张。

荣王面沉如水,冷冷开口:“皇上怎会突发奇想革了李望山涿州知州一职?可是他擅离职守,还是何处不敬惹怒了您?”

宣明繁坐在御座之上,冠服俨然,语气淡漠:“我朝黑市屡禁不止,大量私盐、铁器自黑市流转,李望山屡次勾结黑市。四年间途径他手的黑钱不止二十万两,他从中抽取三成,罔顾法纪,以此牟利,为大梁律例所不容!”

他开门见山,没有任何隐瞒,荣王脸色难看了几分:“皇上可有证据?”

一张轻飘飘的信纸搁在桌案上,上面陈列了李望山名下产业和所犯罪状,共二十三条之多。

每一项,都是诛九族的重罪。

看着满纸罪状,荣王衣袖下的手紧紧握拳。

还好这些产业远在涿州,与自己没有牵连,李望山愚蠢,当初没能除掉宣明繁,有如今的结局也活该。

只是他心头仍然愤恨,旁人都知李望山是他的人,新帝如此痛下杀手,折断他的臂膀,无疑不是给自己难堪。

他看着宣明繁平静的眼眸,讥讽道:“皇上不怕过犹不及,埋下祸根?”

一侧默然的御史中丞这时站出来,正色道:“肃清朝堂、惩恶扬善,乃为君者、为官者终生奉行之德,王爷说这话,是在威胁皇上不成?”

荣王拂袖:“中丞别往本王身上泼脏水。”

御史中丞从容应对:“既如此,李望山犯下不赦之罪,王爷何必还要求情?”

荣王无言以对。

他只是不甘心。

不甘心羽翼被折,不甘心宣明繁坐在这位置上耀武扬威。

可纵有恨意,眼下也不是爆发的时刻。

新帝不像先皇,三言两语能动摇其内心。

宣明繁看似平和柔弱,心智却极为坚定稳重。

荣王双拳紧握忍下这口气,听上首新帝一句话决定李望山生死。

涿州黑市严查,李望山判了斩刑,所获之利收缴国库,与之勾结的货商包括洪胜之流,皆流放边关,论罪而处。

李望山虽犯事,祸不及妻儿九族,新帝仁慈,尚留宅院给其居住,并没有赶尽杀绝。

宣明繁杀伐果断之下,不乏仁义之心,御史中丞欣慰,躬身道:“皇上圣明。”

一众朝臣附和,荣王也不得不按捺住脾性。

后来不知谁提及新帝继位,明年改元为先帝追以谥号及太妃们尊号。

前朝后宫关系微妙,家中出过嫔妃的朝臣不少,没人会嫌荣宠太多,既有人开这个头,宣明繁也一一应允。

此事就算定下,大臣们自然感恩戴德。

临走时,荣王却道:“肃安大长公主近日回京,可公主府久未修缮多有不便,想进宫小住几日,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肃安大长公主,为明宗皇帝继后所出,和荣王一母同胞,宣明繁该称她一声姑母。

大长公主远嫁塞外,驸马早亡,安顿好子女后便打算回京长住。

宣明繁亲情缘淡薄,对这位姑母也无甚印象,虽无血缘,但到底还是长辈,岂有不应之理。

只是以荣王的性子,不会无故提起这桩事。

果然,宣明繁应允之后,荣王便又说:“臣担心肃安长公主膝下寂寥,欲让家中侄女随侍左右解闷。”

荣王所说的侄女,是荣王妃兄长之女,名唤季翩然,十六七岁的年纪,从小寄养在荣王府,幼时倒是时常入宫,隐约有些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