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二合一(第2/5页)

从前她见元嫔怀孕四个月时,才能依稀辨别出孕相。

她这还不足三月,怎就有了变化?

这让宁湘怀疑起是自己近来吃多了长肉,还是宣氏一脉天赋异禀不同凡响。

总之,这不是件好事……

当差时,宁湘多添了件衣裳,确信别人看不出来奇怪的地方,才往前殿去。

日渐天凉,宣明繁在书房时间倒是多了起来。

宁湘不愿过去伺候,总是找借口推脱,秦姑姑自然也不想她上御前再发生之前的事,也就应允了。

正好尚衣局送来冬被绒毯和冠冕袍服,进殿前熏衣的规矩免不了。

宁湘被打发来熏香。

勤政殿所用乃迦南香,香气温润绵长。

鎏金黄铜香炉置于殿中,轻烟缭绕,朦胧清幽。

有人捧着袍服进来,宁湘顺手接过,待抬眼看到来人时,不禁愣了一愣。

“晴雨?”

“宁湘?”

两人面面相觑。

宁湘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晴雨。

晴雨也没想到宁湘竟然在勤政殿当差。

“你不是去伺候端王殿下了吗?”

“说来话长……”

晴雨神色复杂。

原以为几个月前宁湘去了皇陵,就不会再回来,结果她不仅回来了,还得二皇子看中留在琼华宫伺候。

如今悄无声息地竟又来了勤政殿。

如今新帝继位,前朝后宫皆有变动,晴雨原本伺候元嫔也算风生水起。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元嫔已是元太嫔,随后宫诸嫔妃迁居宫苑后,原本昭阳宫的宫人就留了大半。

她不愿再去伺候太妃太嫔,找到干娘陶嬷嬷想要另谋出路。

好在运气不错,勤政殿掌事秦姑姑看她伶俐聪慧,才能顺利来了勤政殿当差。

宁湘想到和晴雨当差就头疼。

两人相识这些年,历来不对付。

应该说是晴雨不待见自己。

宁湘不欲与她相争,谁知两人缘分实在深厚,今日又遇上了。

好在晴雨初来乍到,没有跟她一争高低的打算,干起活来也算默契。

只是烟雾袅袅,熏了袍服和被衾之后,宁湘觉得头晕气短,胸闷难受。

熏衣的迦南香味不算太浓郁,此刻却莫名闻不惯,她放下香炉让晴雨熏衣,转头去叠好衣袍收进柜中。

隔着缭绕的烟雾,不知是不是她眼花,好像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寝殿中。

眨眨眼,仔细一看。

不是眼花。

是宣明繁进来了。

他往这边看了一眼,宁湘心里有鬼,倏地转过头,顿时心如鼓擂。

她怎么觉得他阴魂不散的。

宣明繁在明窗下落座,手中佛珠转动,似在看什么书信,聚神会神,不曾再往这边看。

大白天的他进寝殿干嘛?

宁湘挪着脚步,离远了些,看到南窗紧闭,想要开窗透气。

一股沁凉的冷风拂面而来,倒是吹散了胸闷的不适之感。

只是她听见哗啦响动,回过头见宣明繁面前的信纸四散翻飞,轻飘飘地落在地上。

宁湘:“……”

座上的人,终于抬起头,深幽的目光透过青白烟影,落在她身上。

窗外进来的风掀动幔上流苏,宁湘僵滞住,等着他开口质问自己。

然而,他只是看着,并不言语。

清清淡淡的神情,如云上明月,山间溪涧。

温润、平和,波澜不惊。

一如往昔。

只是眼底又有一丝深藏的晦暗不明的情绪。

她被他看的无所适从,仿佛所有秘密都无处遁形。

她确信他此刻认出了自己。

迦南香的味道弥漫在呼吸间,宁湘脚下沉重,连挪动脚步的勇气都没有。

晴雨活泛,放下香炉,便将地上的信纸一一拾起。

宁湘瞥了一眼,才发现那些是秋闱的考卷。

八月中的秋闱刚过,先帝就驾崩,科考名次至今才出。

她想起马筠安来,也不知道他可否高中。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不要就此埋没才好。

她心中好奇,但想到自己眼下的处境,也顾不上旁人了。

晴雨将考卷归拢送至宣明繁跟前。

“皇上……”

他收回目光,伸手接过放在案上,声音和缓:“香炉撤了吧,往后不必熏衣了。”

“是。”晴雨细弱蚊蝇地应了,闻言小心翼翼看了他一眼,却是忍不住红了脸。

新帝有极为出色的长相,眉眼磊落,仪容清肃,矜贵无二。

往年宣明繁还是太子时,几乎不进内宫,只能远远瞧上一眼。

如玉之人近在眼前,竟是觉得心跳惴惴,面红耳赤。

先帝已去,后宫空荡,宣明繁修行多年,高洁出尘。如今还了俗,却是免不得要立后纳妃,绵延宗祧。

先帝年轻时,勤政殿的宫人里少不得有几个伺候枕席的。

当初三皇子宣明晟的生母,便是宫女出身,一夜恩宠有了皇嗣,虽不得宠,却一生荣华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