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他这一说,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惭色。

静了一会儿,拓邪沉沉道:“顾凭这人,不可小觑!”

他道:“你们想过没有,我们此番占尽地利,条件如此优越,便是赢了,盛朝那边也未必没有说辞,可我们一旦输了,那就是颜面尽失的大败!”他嘴角一扯,“而我们甚至无话可说。”

他不得不怀疑,将他们置于这种境地,也是在顾凭的算计当中。

拧着眉,拓邪认真地看向地图。

固山南北有几条山道,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恒古道,这条道较为平坦宽阔,比其他道路更易行军。还有一条是归杨道,虽然中间有几处极狭极险,但也是一条要道。想要攻克北方大营,从这两条出军都是上选。

据哨探来报,顾凭将营寨安在了恒古道附近。

就是为了应对顾凭的这个举措,拓邪也陈兵在了恒古道北口不远处。

沉吟了许久,拓邪道:“令哨探密切关注南边大营的动向,若有任何异动,即刻来报。”

“是!”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足足过了五天,顾凭的大营里没有任何动静。

他甚至没有出兵的意思。一时间,北狄诸将都是迷惑不解。

要知道,比试一共只有七日,若七日时间耗尽,顾凭就是必败。便是再没有把握,他也该挣扎试探一下啊?这般拖延着,与认输何异?

就在众人议个不休时,这日正午,拓邪带着人走上了高台。

固山以北的地势,整体便比南边要高出许多,站在此方高台上,隐隐可以尽望见顾凭的营地。正值午时,一众盛朝兵卒架起锅烧饭,那炊烟飘在空中,依稀可辨。

拓邪看了一会儿,脸色忽然一变。

他道:“这不对。”

就在拓邪的喝声一出后,旁边的将领之中立刻就有人反应了过来。那人急点着头,道:“确实,这炊烟不像是一支八百人的队伍该有的。”

另一人盯着那飘散的烟气,看了一会儿,深深皱眉:“依我看,这样的炊烟,这队伍应当不会超过三百人。”

在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中,拓邪一直沉默着。

半晌,他道:“传令哨探,今天夜里,让他们摸进顾凭的大营内部。我要知道,那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

第二日,消息传了回来。

哨探报道:“顾凭的大营,夜间守卫极严,我昨夜直到四更方才摸进去,结果就发现,那营地中的帐篷,十帐六空,便是未空的帐子,其中也不过睡了一二人。”

一将道:“顾凭将他的兵卒偷偷从营地里撤出去了?”

拓邪眯着碧眼,手指一下一下敲击着几案。他紧盯着地图,仔细地看了又看,那目光落定在了归杨道上。

顿了顿,拓邪低低道:“……险些被他给瞒过了。”

说完这句话,他提高声音:“传令下去,点出五百兵马,速速随我前往归杨道!顾凭之所以选择驻军在恒古道附近,便是为了将我军给牵制在这处。这几日他看似按兵不动,实则是偷偷将兵卒从营中撤出,那目的,应当就是要转进归杨道,用这一支奇兵直□□军主营!”

诸将哗然,在一起围着地图讨论了一番后,他们纷纷点起头来。

到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对拓邪说的那句,“顾凭此人,不可小觑”有了一点认识。

一人道:“他如今已经将人撤出大半,我们若再想去拦,可还来得及?”

这一问,又激起了一阵讨论声。拓邪抿了抿唇:“为了掩人耳目,他纵使撤军转进,那动静也不可能太大。动静不大,无论是撤军还是行军,速度都只能慢,不能快。如今我们赶往归杨道,或许正好能够堵截住他。”

他说的虽然是“或许”,但拓邪此人,真当得起一句深谙兵法,他对顾凭撤军和行军速度还有时机的估计,那都是出自他这些年在沙场中磨练出的经验。他此言一出,北狄诸将都深以为然。

拓邪本来的计划,是留出了二百人镇守大营,自己带着六百人陈兵恒古道前,打算正面堵住顾凭的来路。

如今,既然顾凭想要暗中转进,他立刻点出五百人,直扑归杨道!

……

消息传到了顾凭的主帐中。

顾凭笑了笑:“走了?”

“是,我们刚收到信,拓邪带了五百兵马疾赴归杨道,此时在恒古道北口的,只有百余人,镇守他们大营的,只二百人不到!”

顾凭点了点头,轻声道:“他既然走了,我们就可以动了。”

“传令给甘勉,让他带着人回来吧。”

“是!”

拓邪看到的,和他令哨探摸探出的情况,其实并不是假的。顾凭此刻的大营里,确实只剩下两百余人,其他那些兵卒,早就在这些天,一点点在顾凭的安排下撤出去了。可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走远,只是埋伏进了附近不远的一处密林里。收到顾凭的命令,迅速就赶回到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