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第2/4页)

翰林院掌院学士微微一笑,出言道:“冯大人所言,臣有不解之处,何为从翰林院开始?”

冕旒轻撞。

萧岭坐在上面安静地看。

他已经十分习惯朝臣们的彼此攻讦与阴阳怪气,只是表现形式高雅了点。

不等冯姓官员回答,掌院学士又道:“无益而受禄,窃也。看来冯大人是觉得,凡翰林院官员,皆是尸位素餐的禄蠹国贼了。”

朝中有半数官员皆出身翰林院,眼下几个朝中新贵,哪个不是从翰林院出去的?

冯姓官员余光一扫,但见翰林出身的官员面色淡淡,但不满之意已经流露出来了。

各部都有冗员冗官,裁撤无可厚非,可直接点出翰林院就太没眼色,不过看翰林院清贵无甚实权,畏强欺弱厚此薄彼罢了!

冯姓官员冷汗津津,忙对皇帝道:“臣绝无此意。”

掌院学士反问:“那是何意?”

萧岭安抚道:“言卿。”

掌院学士朝皇帝见了一礼,瞥了那官员一眼,没再开口。

冯姓官员如获大赦,忙不迭地退了回去。

“翰林院官员为朕与礼部层层遴选,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将翰林院官员列为冗员冗官,实乃无稽之言,”萧岭道:“裁撤冗官按律而行,是为精简官署,而非为针对一部。”

有人觉得,皇帝这话看似公平,实则再偏向翰林院不过了。

不过也有官员想,翰林院这是受了无妄之灾,皇帝安抚言学士是理所应当的。

况且,这位言学士与陛下交情匪浅,他是东宫三师之一,太子太傅言迭雪的亲弟弟,皇帝少年时与这位言学士交往甚密,便是看在这层关系上,萧岭待言学士都要比旁人亲近些。

萧岭裁撤冗官的举动在翰林院也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议论,即便皇帝保证在先,但这些新科进士们难免害怕自己成了被裁撤的冗员之一。

这种惶然只持续了不到一日,因为萧岭随后下旨,令翰林院官员出京办差。

名单已经列好,天南海北皆有之,位同巡察使,其任务也非常简单:监察地方吏治。

最令翰林院官员们跃跃欲试的不是办差,而是皇帝在诏令中写的非常清楚,若是发现当地官员有不法之行,就地革职,官职低罪名小的由地方处置,二品以上送往京中,若是主政一方的官员被抓,则次一级的官员顶上,若是次一级官员与长官勾结,则由派过去的巡察使暂理事务,以半年为期,若有功无过,能造福一方,则朝廷会正式任命。

这个诏令看得即将出京的官员们恨不得立刻到任,现在就去彻查地方,还一个朗朗乾坤!

若非能力极其卓越,新科进士们的官位一般都不会太高,而比起在京中这人才辈出的地方熬资历,不妨去地方,另有天地造化。

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前程!

这样一来,地方官员即便想贿赂巡察使,恐怕很难打动他们了,莫说是帮不法官员们隐瞒,他们就是掘地三尺,也得找出这官员贪赃枉法的证据。

名单上的人都是在言学士与诸多官员挑选下确认的,人品学识能力都有保障。

既然中央已经开始整顿官场,地方也要一并跟上,不能厚此薄彼。

有些中央官员居然微妙地感受到了一丝难言的欣慰。

……

长信宫。

萧岫安安静静地跪坐等待赵太后。

赵杳杳为他倒茶奉上。

萧岫接过,轻轻道了声谢。

“这是谁来了?”一动听微哑的女音在萧岫身后响起,似乎才醒来不久,说话透着几分慵懒与不耐。

萧岫放下茶,朝赵太后见礼,“母后。”

赵太后上下打量了一番萧岫,只觉月余不见,萧岫毫无变化,仍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在皇帝的新政中,听宗室讲,也没派上什么作用,每日不过去审计司晃一圈就走,对于宗室亲族送礼宴请来者不拒。

听得赵太后不屑一顾,不知萧岭要萧岫做官是为了什么。

萧岫小时候还算聪明乖巧,知道怎么讨她这个母后欢心,也很听她的话,在武帝面前表现得不知比萧岭好多少,越长大,却越不如从前了,性格懒散无拘,行事张狂肆无忌惮,在众臣中名声差得不能再差。

如今,更在萧岭面前讨巧卖乖,唯一让赵太后欣慰的就是烂泥始终扶不上墙。

赵太后坐下,没有示意萧岫起身,只不阴不阳道:“听说留王殿下夙兴夜寐,来哀家这可妨碍了殿下的公务?若是妨碍了,不如早早回审计司去,为你那个好皇帝兄长效力。”

萧岫闻言也不恼怒,面色殊无变化,还扬起了个再讨人喜欢不过的笑,“儿臣知道,母后才不是要赶儿臣走,而是怨儿子不来呢。”

赵嘉冷笑了一声,“阿岫讨人喜欢的本事比以往更甚了。”